【王舒漫的散文】读秋的况味

标签:
岭南况味《燕歌行》c5g7 |
分类: 原创散文/随笔 |
http://s7/mw690/5d76c5b8gcc1c4821e486&690
读秋的况味
文·王舒漫{蕙兰于心}
黄叶、银桂、白玉兰。
这股幽幽浅浅的冷香从山的脊梁放来,氤氲与秋气冉冉袅袅,彼此呼应,勾勒出一束自然天地间或明或暗的光影。这光影的味道,在空气中旋转着,笼罩着。屋前,秋风轻轻地爬上我的双肩诚挚地裹挟着,揉动着,我感到有些阴阴的湿气,忧郁的心在暮霭中颤动着。继而,微微地打了一个激灵。此刻,“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诗句。吹着凉,将我拉进了寂寥的秋气之中。在这岭南,在这原本与寒秋呓语的季节,一角风雨仍然抹不去我这个江南女子殇秋的情愫。秋风割着我目光,浮云渐渐散去。远处,秋林的古气,秋色的寒意,以及秋水的潺湲,一行秋心,就这样以惊人的笔触,伤怀的情绪在我心中无情地铺展开来,组成了淡远的三秋景致。
暮秋,更浓,更瘦,更恢奇,这滋味仿佛是从大地供养的气味,到断臂与死亡,直至埋葬后毫无保留地涌出些活气来。这深秋,这淡淡的体味让我超意象地迷惘,乃至超寂寥地蚀骨迷恋起来。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在这一刻,为我读秋彰显出顽强的意志。
假若,生命被涂成质感的空间,我愿意,碾碎成一秋宁静而渺远的黯淡。在秋的季节,从喧嚣到沉寂。但我不想,摧毁我的视觉来预支我的生命,我不想,探究秋的每一个细节来触摸土地的伤痛;我更不想,祈祷永恒的永恒,除非大地寂灭。
可我愿意,在心灵的空白处,读灵魂与灵魂的自白,以获取精神自由,我愿,用自己无不悲壮与豪迈,获取直抵内心的一种状态,获取快乐到极致的痛;我愿意,承受叶子上涂抹的每一层秋霜,承受深秋落叶在大地埋葬的气息。
或许,这才是生命中秋的内敛,秋的况味,或许,就是这样的况味,才能丰富着秋的深沉,或许,惟有厚重的秋实,才能涵盖整个生命。同理,秋的深沉是否能够解读我们的世界?
我在碾压自己的同时,惟有奢望,用微弱的声音来读这秋的况味,秋的世界!
2012-10-16零点:20分于翰墨轩
http://s13/mw690/5d76c5b8g7acfa27e64a8&690
http://s1/mw690/5d76c5b8g7acf9f37c95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