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七月我们像孩子那样欣喜

标签:
恩师韩石山太原蕙兰于心相聚心灵无限的欢愉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随笔 |
http://s2/middle/5d76c5b8gc688036ce3b1&690
http://s15/middle/5d76c5b8gc688002d08ee&690
(原创·随笔)七月我们像孩子那样欣喜
————实记与韩石山先生在太原相聚的每一天
文·蕙兰于心
题记:清风袅袅溶酷暑,飞鸟翩翩点碧莲。
7月24日,太原的天空被雨濯洗得碧蓝,风带着丝丝凉意,柔柔地吹过我的肩。天籁,神韵,质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种源头的感悟来自于七千多年前,正所谓:锦绣太原,于斯益彰。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以太原为国都或陪都。有文学大师赵树理,有晋商富甲,有“龙城”之称;更是诗人,文士之所。可山西,太原,原本对于我这个江南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但仅仅八天的时间,它就在我生命中摄下了千百张永恒的图画,在我生命的画板上重重地描摹了一笔,刻下了珍贵的记忆。
七月,我暑期行吟一路采风,第三站的主要任务是拜见我敬仰已久的恩师——韩石山先生。原本说好七月上旬到太原,由于气候原因,我的行程稍作了调整,因连日的暴雨延误,出发时已经是中旬了。次日,又适逢周六,我自作聪明地考虑到韩先生要休息,故又推迟了一日,这样一来和预定的时间相隔了三日。由于我的愚钝和没心没肺的小心思,心里想着到时候再联络也不迟,没及时将情况与老师表述清楚,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大意会直接导致了韩老师与夫人的担心。可是,韩老师对于我这个普通的文学诗歌爱好者第一次来太原很是牵挂,关心。他多次给我信息,想尽一切办法联络我,一再确认时间并表示诚意。这个很小的细节让我受到极大的震撼,通过这件小事,让我看到了韩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可贵的精神:真性情和对承诺的认真,非常重诚信这种人格的魅力令我由衷地感佩。
当飞机抵达太原,已是万家灯火阑珊时,我怕打扰韩老师一家休息,没及时与他联系,便独自寻找了一家离作家协会最近的酒店入住。没想到翌日一大早,就见韩老师亲自来接我.当看到仰慕已久的恩师就站在我的面前的那一瞬,我激动得跳了起来,大声地叫了声:韩老师好!这时,韩老师就像大哥哥一样亲切地握住我的双手,一边嗔怪我昨晚怎么不打电话给他呢?我一时语塞,只好傻傻地笑了。老师怕我尴尬,乐呵呵地与韩夫人一起带我到太原最有特色的“西山酒店”设宴为我接风洗尘,这让我既不知所措,又感动不已。
韩老师与夫人如此的盛情,如此的真诚,如此的平易近人。这对于热爱文学诗歌的我来说,是莫大的激励和鼓舞。这里有特殊的翰墨友情,特殊的情感和爱。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特殊呢?太原相聚,是佛所言的福缘,翰墨诗缘,这也是痴于翰墨与对文字的一种敬畏。这种敬畏文化所衍生的爱,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小爱,是大爱,人性的真爱,是人类的最醇美,最淳朴的爱。这一刻,便在我生命的田园里播下了,最纯净的种籽,祈盼结出人世界最纯美的,最珍贵的友情之果。
韩先生是一个思维敏捷才情卓越的学者
已经六十多岁的恩师——韩石山,一点也看不出“老人的痕迹”,他嗓音洪亮,精神矍铄,硬朗挺拔,尤其腰板很直,用风度翩翩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他总是笑容可掬,声音脆生生地在四周传响,只要一开腔就会妙语连珠,把我们逗乐翻了天。他的神情看上去不过五十几岁,一头黑发,健步如飞、走路和说话的速度我们几个绝对跟不上。
一天,我与恩师和夫人以及他们的小孙子一同游览公园。回来的时候,我与韩夫人放慢脚步边踱边聊,转眼韩夫人以为把老师给弄丢了,转身想去寻找。这时,只见韩老师眯着眼,聚精会神地,盯着一张废弃的纸张在研究文字呢,见到我们他像个孩子一样,非常神气地与我们讲述一些奇闻逸事,语言极其幽默而风趣。这就是我眼中的韩老师,他既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著名文学家,又是个睿智卓越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个纯真质朴的孩子。他对文字的追求与痴迷早已成了习惯,用韩夫人的话来说,韩老师无论到哪里只要见到有字的东西,他便忘情,迷恋,忘我地,研究在精神圣地上漂流、奔跑的文字,不知往返。这种对文字的迷醉,足以见得韩老师对文化深沉的探究与崇敬,早已经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了。韩先生平易近人,对我这样一个写点小文,写几行笨拙小诗的无名小卒,都这么倾心关怀,关爱,谆谆教导,我写的散文诗,他一边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地诵读,一边一字一句耐心地点化,这样的画面使我百感交集,泪已潸然,至今还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不仅如此,为了鼓励我,还将他著的新书《此事岂可对人言》和他编撰的一书《灵魂的自由》以及台湾友人赠送的珍贵礼物赠予我留念。嘱咐我好好创作,努力学习。如此珍宝,弥足珍贵,那一刻,我的心里暖暖的,双眼早已湿润,我将用心捧着恩师的情意与教诲。
晌午,浅淡的阳光洒在河岸,风携着一抹惬意向我们涌来,我从韩老师平和与淡然的心境中,看到了写作是神圣的,飞翔的,是一种灵魂的超越,同时又是愉悦的境界。如此高洁的风骨和气质,惟有淡定与从容之心方可撷取。
韩夫人气质高雅,宛若一朵沉静而温婉的蓝色蔷薇,给人一种静雅的感觉。她善解人意,热忱大方,与我一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没有名人妻子那股傲气与娇态,相反处处彰显出娴淑与温柔的姿态。俗语“主雅客来勤。”韩夫人邀请我到她家里做客,把我当成邻家小妹一样疼爱着。我入住的酒店网络不稳定,韩夫人二话不说就把我带到韩老师的书房写文,发稿,这让我手足无措又感动不已。
窗外,微风慵懒,流云自在,坐在雅致静幽的客厅里,我没有感觉到一丝的陌生,反而有一股“家”的暖意在升腾。有人说,恬淡的姿态会使人静心,放松。我将一壶闲茶由浓喝到淡,点心由香吃到远。这份无法言说的缘分,让我心里暖暖的,眼里酸酸涩涩的,谈着、聊着、归期未定,便作了下期的约定。韩夫人还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子山西风味的美味佳肴。嫂子知道我在广东呆久了,喜喝汤。于是,特意早起买了最好的“龙骨”足足熬了5个小时,煲了一锅广东的老火靓汤,当我捧着这碗饱含嫂子疼爱之情,关爱之心的热汤,眼眸里溢满了幸福的泪水。席间,石山大哥与嫂子对我的工作,写诗和文学创作,分别进行了谆谆地教导与亲切地鼓励。韩夫人把太原最红最大的枣子和地皮菜递到我的手上,我酸楚而幸福得不能自己,眼泪在眼睫毛上凝聚又扑簌簌地滴落在心里,韩老师看到我感动得泪眼朦胧,梦幻一般的傻坐着。于是,侧身用孩童般的声调说:太原的面食最为有名了,品种多,历史久,各具特色,制作方法很独特,明早就带你去吃吧。可是一夜暴雨直到翌日大早,我想韩老师可能不会带我去吃那诱人的羊肉汤了。可不一会儿,就看见石山大哥与嫂子向呼唤亲人一般地呼喊着我的名字:“舒漫,快点去吃羊肉汤了!”我在想:老师真是诚信的典范!因此,在太原的八天,尽管不时细雨斜飘,但温柔贤淑的韩夫人总是抱着可爱的小孙子,与韩老师一起几乎天天都带我去品尝太原不同风味的早点和特色小吃,尤其是“好强强羊肉汤”的精致牛肉,鲜香美味。名种小吃中,首推头脑,(八珍汤),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的一种医用食品,对人体有着滋补作用,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加上一些葱花和香菜,这时夫人和韩老师会提醒我加一点老陈醋。要知道山西酿醋历史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轻轻一嗅,哎呀,那香酸味道即刻就会浸入你的舌尖,诱惑你的味蕾,到此一游怎能不品尝呢。仿佛这里的一切,都与杏花村有关。这时,似乎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从耳畔传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时,再喝上一小杯香醇的“汾酒”或甜润的“竹叶青”,此刻,歌声笑语连成一片,我们都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个个简单快乐得像一个纯真的孩童一般。
我在想,超越文字的人,必然超越人生,超越生命,这是否象征着一种执着?!其实,世间纷纭,万象皆是风景,当人们放下了该放下的东西,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收获是份喜悦,收获是一种温情。那种心境的远阔与美丽,便是风景中的美丽与远阔。或许,生活与生命就是这样的淡然与平静,就是这样的平静才能愈发激越与璀璨。或许,惟有这样回归孩童的状态才可以穿越风雨时空,或许,在人生云水的生涯里,一段清壶一段相聚,这是伟大与平凡叠加的共性吧。想到此,我不由地傻傻地笑了起来,想不到韩夫人与老师也与我一同格格的大笑了起来。
想必他们早就领悟了,而我此刻才略有顿悟,但亦足矣。
后记:
忘不了,韩老师与夫人一声声呼喊我“舒漫”的亲切,忘不了,太原韩老师家中一幕幕温馨的时光,更忘不了,那碗香喷喷的羊肉汤。也许,那是我吃过得世界上最好吃的一碗羊肉汤,一切的一切还沉浸美好的怀想之中。
太原之行,使我终生难忘,短短的八天,给我的感觉若明月出天涯那种悠然,假如快乐能用秒来计算的话,整整八天,86400秒, 86400秒的愉悦,这是我生命函数集合里,最温暖的元素徜徉到我生命的每一个细胞里,这种温暖凝结出一种很纯粹的友谊,亲情之福果。而至今令我魂牵梦绕。
2012-8-5晚23:32分于翰墨轩
http://s11/middle/5d76c5b8gc688189a8d5a&690
http://s11/middle/5d76c5b8gc6881aae435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