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随笔)感悟:“文化”与文化人

(2010-02-02 09:06:22)
标签:

文化人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政客

宇文化及

文化

(原创——随笔)感悟:“文化”与文化人

文/蕙兰于心http://s14/small/5d76c5b8g7e93ba5ea0ad&690
   大凡读了一些书的人都称自己为“文化人”。何为“文化人”?准确的定义乃所有知识分子的总称。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具有学识、懂艺术、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人,统称之为“文化人”,它和“知识分子”是近义词。
文化人主要指文化艺术方面的从业者;知识分子的概念更加宽广,它包括所有的知识、有思想的各界人士,都称之文化人。
  于是我搜检《资治通鉴》,得“文“化”二字联结一起之出处,有十一项。但考察其内容,皆是指宇文化及事迹,如《陈记》九中之炀帝江都之祸,宇文化及得之便是,当与“文化“无涉。搜检我国古籍《十三经》也未见文化一词的现身。
   一日闲读《易经。賁卦》之时方顿悟:賁卦得”賁“是贝壳的光泽,饰的意思。篆曰:賁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下文柔,故小利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明使人人止于应有的分际,这是人的文饰、以观察天的文饰,以明察四季时序的变化;同样的观察人的伦常秩序。用当今用语诠释,则是用礼仪、风俗、典籍;以“教化天下”苍生为目的。此处文与化虽未联结成词,但已有当今“文化“所指之意。
    西汉时期,刘向之《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这里的”文化是指以文治为法,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教化臣民。其意已与当今“文化“之所指十分接近,这也是当今学界所掌握的“文化”以词最早的出处。
郑玄注《礼记》:“文,犹美,善也。”古人把“道德”、“文章”并称,文章的编写如同多彩锦绣的织造,不仅要优美,且要有美好的思想境界。也就是用人的美德去影响人,感化人,让人的境界得以提升。那么,文化人究竟要做些什么?我们已经很是清楚了,一个称得上文化人的至少具备高尚的人格,美好的言行举止、体态,并与之其内在精神境界相协调,呼应方为表里如一的君子也,正如《论语》中所言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平时忙于工作不知是忙于“生”还是忙于“活”。总之,琐事缠身时间主权逐渐丧失,假期天气晴朗且作放飞心境与友于草场打球,席间,朋友对我道:喜与 “文化人”切磋。于是我便自嘲道:余属“文化人”这一行列的吗?我愕然,诧异地感到难道你们就不是“文化人”了吗?我在思考,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隶属吧,难道“文化人”的概念有什么蜕变吗?想来“文化人”都应该是品德修养达到一定指标的。我的一位聪慧的朋友对我说:你成绩斐然,是姐妹中的 “文化”人。便问道:在国外,有些政客德道德并不算高尚,行为也未必够“君子”标准,但都是受过高等教育,他们能否称 “文化人”或称之为君子呢?我脱口应言:“该不算吧,只能算是“政客”。我暗思忖:“政客”可以有点 “小人”和“卑劣”的味道。


  纵观全球,即可知晓有些“大人物”他们可能用非常手段管理一间上市公司,治理一些省市区,更有些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头”。这类人又如何界定呢?我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不知所言,只觉得超出了道德、法度、伦理、底线的,不论是谁都不应该划为“文化人 ”。可以想像,一个人品低劣、道德败坏者其能力再强,专业水平再高、也只能给以个城市带来商业效益,在执行专业技术上获胜,但始终离真正的“文化人”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他们在完成各项指标之时是很难顾及到 “民生”的根本问题;“人文”以及教化等问题,因为他们本质上就缺失于此。故而,我们且称他们为文化的“边缘人”吧。由于我的知识贫乏,才疏学浅,不能精准,且作上述解答,但由此,我便想到当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物质利益动摇着上层建筑,并无休止的改变着上层建筑。那么,人与物质的关系;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因该如何加以调整?又如何调整为一种崭新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不知晓。。。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

经济基础还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问题是作用于反作用,谁的作用力强反弹的作用力就越大。。。

 

如今凡是能快速获取经济利益的都一一被贴上“文化”的标签:“什么草莓文化”、“饮食文化;”“官场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等等甚至有“厨房文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统统都被称之为文化了。凡是能凑上“文化”二字的,市场卖点就越高,越有“层次”。我又一次遭到难以为继的尴尬,深感汗颜。只能告诉我的朋友,我无法诠释上述社会进步的现象。还是从我做起,用心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高,惟有做一个正真的对社会有用的“文化人”以便与时俱进,珍惜、爱戴自己身边的人,努力工作学习,认真地“生”与“话”这才是最根本的。我虽“目光短浅”但求“生与活”得文化点,睿智点、洒脱点,。。。当我们打完球,夕阳依稀于天空还留下她最后的一抹橙色时,想着刚才讨论的那些幼稚的话题能否触痛“政客”们的交感神经;是否能触及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大家对视而乐,摇视虽不是很蓝的天空,可恍若进入了某种梦境。那黑云蒙着白云,悠悠千帆过。。。心底深处有种难于言喻的疼。。。

 

我在思索: 谁能让我们的天空加以 “文化”一下,让它变得蔚蓝些;谁又能让我们的空气也“文化”下;让我们被尘嚣浸染空气与马路也因此文化些吧。。。
我始终无从得到答案。
20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