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随笔)心之清凉

(2009-10-13 02:36:10)
标签:

棕榈树

厢房

园子

终宵

幽曲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随笔

(原创—随笔)心之清凉

(原创—随笔)心之清凉{读好友:鲁北明月“闲话纳凉”感怀}

文/蕙兰于心


  纳凉即乘凉。儿时,家境还算殷实,家里的房子较大,典型青砖黛瓦江南老宅。每一片黛色的瓦屋面,都像是一本古朴书屋。有堂屋,左右两边是两间厢房,四扇木雕门后面就是一个很大的天井。右面就是“花园了”。左边还有个小厢房,如同现在的“客房”用于接待宾朋的。接着就是厨房。这样的房子座落一个城市来讲算是很够气派的了。因此我从小就不用到屋外去纳凉。在家里的院子里纳凉,便是我儿时的所有。

 

 院子很大,各种根雕盆景很雅致,尤其是葡萄架上挂满了紫葡萄,既能遮住阳光也十分清幽,还栽种了一棵很大的樱桃树。每到夏季樱桃成熟之时,我的奶奶就拿着鹅毛扇子坐在树下赶麻雀,听老人家说麻雀喜食。我建议用纸包裹预防,不用整天看着。可奶奶却笑容可掬的说,她就是喜欢坐在树下的感觉。我以为奶奶闲着无聊,但依稀感觉到,奶奶没有一颗牙的嘴角却漾着是幸福,快乐的。有时我也会陪着奶奶在树下坐着,看着她一双粗造突兀的大手,拿着一根很细很细的绣花针在为我们缝制新衣,衣领和胸前总会绣出很美的各种小花儿和鸟儿,那鸟儿很是生动,仿佛触手即飞一样。。。

可我没奶奶那么神定气闲的淡定、宁静,一会就飞样逃出去玩耍。。

直到现在,我始终对纳凉的释义模糊不清。但一直很向往一群农家老少,如同我仁慈的奶奶那样坐在大树下,眼前一片绿色的田野、满眼稻谷弥香,还有孟浩然笔下的过故人庄的那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喜悦。背靠着树下的纳凉,心里总觉得,那才属于真正的纳凉了。
 
  纳凉而凉逐之生。——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庭院纳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现在纳凉的形式多样了,但儿时纳凉的情结至今还在疯长。。。


  如今的我每当怀念奶奶之时、烦闷浮躁之时、痛苦惆怅之时,就会一个人去散步,没有了家乡的法国梧桐树,就找一棵棕榈树,在它的旁边静静的坐下搜索所有的记忆,想念奶奶,也希望感受如同奶奶那样宁静。在树下的我希望得到庇护,安慰,在树下,我的心接受了天气,也通了地气。我心安了,不在浮躁了,踏实了。当我看来,万叶吟风的潇潇声,有一种天地间的大悲壮,仿佛是造物主对我述说。其实是我自己在同我的灵魂交谈,与我背靠的树在呢喃,私语。在这种静谧气场里,我常常会偶得佳联妙句,然后进入一种万虑濯洗灵魂的状态。日积月累,棕榈树下便是我平静心灵“得道”的神圣“殿堂”,也是我灵魂安放的快乐的地方。


  在树下聆听,清风飒然,万叶吟唱,沐浴月弹清幽曲,靠在树下尽是淡泊,坦然与宁静,这真是我崇尚,所需的。许多年来,我常在晚霞后的静夜把背交给大树,与之对白,与之心灵的共振。在树下世界是沉静的,博大的;在树下的感觉是奇妙的。终于一天,使我释然了奶奶的宁静与快乐。释然了“静”字的全部内涵。明白了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万物之镜。也从此“静”这个汉字,便成了我向往幸福与快乐的源泉。
   于是,树便成了我的挚友,因为你给予我至高无上的安慰,给予我宏大的智慧,给予我燃烧的火种。是你拯救了我的浮躁,毁灭了我的寂寥。安抚了我的不安的灵魂。面对着你,我只有感恩,我的心常常会抽泣,没有泪滴,只会让门德尔松的曲子《仲夏夜之梦》宛如心灵温柔的呼喊。让如泣如诉的旋律漫湿我的心魂,让我的心笃静,清凉、沉醉。。。

然而我在想,我的心会飞翔吗?

2009-1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