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字岭的“耳朵”上听风

标签:
十字岭双岭穿越天界山回龙景区鸡冠梯旅游 |
分类: 短线·太行~悠游 |
在十字岭的“耳朵”上听风

◇衙外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一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昨天,我在攀援十字岭险峻陡峭的鸡冠梯时,颇感到登山鞋的沉重,心里就在琢磨那“谢公屐”是个什么玩意。想象不出,但可以肯定的是,谢公屐一定轻巧灵便,而且由于它是屐,该鞋底厚实,穿上它,应比军胶还得劲。军胶就是因为鞋底薄,太硌脚,所以我宁愿每次爬山都穿笨重的登山鞋。
十字岭是南太行最高峰,海拔1700多米,现在不少驴友所热衷的一条虐线——“双岭穿越”,就是从山西的王莽岭穿越到这里。十字岭就在白云龛上面,我曾在2008年5月和2009年2月两次到白云龛,但都是仅上到白云龛扎帐腐败,然后喝个晕晕乎乎,第二天就下山了。玩腐败玩得太多,人已经没了早年的倔筋。此次,我们一行9人,没有一个上过十字岭的,但我却铁了心要登顶,这也实在是在家连续趴了近两个月,快趴锈了的一种“应激反应”。



昨天的日头很毒,爬山确实不舒服,仅仅登了一会儿,我就知道惰性已经在一些人的腿肚子里转筋。如果我这边稍微一松懈,此行必然又被弄成了“白云龛一日游”。不中,我心里暗下决心,今天就是晒出油也得登顶。所以一路上掐着时间,尽量少歇,还不错,中午两点已到了白云龛。

2008年5月第一次到白云龛时,那时这个地方还鲜为人知。而现在4年过去了,这里已经今非昔比,不仅有了农家旅社,连我们的老房东家门口都摆上了小吃和矿泉水,成了生意人。而据她说,现在包括十字岭之上,都已经建了有了驴友驿站。听她这么一说,我坐在熟悉的石头墩上等后面的人时,挺有些感慨:现在真是没有清净地儿了。
白云龛以下的路,我熟悉,但自白云龛往上,就全是陌生的了。好在爬了这么多年山,好歹是有点经验的,有些路,夸张点说,闻着味也能猜出个大概齐,何况现在驴友来的多了,有些户外俱乐部在路上的枝条上绑有红绳,想走错都难。就这样,一个多小时候爬上鸡冠梯,到了山顶。当然,鸡冠梯的顶部离十字岭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但都是平路,我们又没有宿营的打算,所以也就放弃了所谓的登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此行还是没有走到十字岭的顶峰,而只是到了它的“耳朵”上。这“耳朵”上是一小片松林,山风不时送来一阵清凉,而为了享受这一阵清凉,前面走了多少路、出了多少汗,都是值得的。有人为登山赋予了很多意义,其实哪有那么多意义?要我说,在你大汗淋淋、精疲力尽之时,有这么一阵风抚慰一下,就是所有的意义。
就在这里,下午4点,我们才开始吃“午饭”,我背了一路的那个大西瓜,也终于被当做饭后水果,被众人大快朵颐。餐后稍事休息,远远打望了一眼十字岭,便顺着它的“下巴”斜插下去,直奔天界山景区而去。在这里,得谢谢天界山的马宝记经理,天界山也就是原来的回龙景区,道路不是一般的陡峭,一般情况下,景区是不允许外面车辆驶入的,我这次算是开了后门。
此行共9人,分别为:企鹅、老末、中校、绵羊、阿娇、莲菜、蜻蜓、临江仙。






前一篇:牛瘪——舌尖上最“牛掰”的食物
后一篇:里风窑:瞻仰当年“受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