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M”之旅:从卓尼到迭部(Ⅰ)

(2011-10-11 15:44:38)
标签:

卓迭线

从卓尼到迭部

扎尕那

迭部

gps

旅游

分类: 长线·游走中国

前面的话:

“SM”之旅:从卓尼到迭部(Ⅰ)

 

衙外

 

跟一些经典户外线路相比,“卓迭线”应算是一条“冷线”、“新线”,鲜为人知。出发前,我在百度上反复搜寻,不过寥寥数篇游记,而且多为一支队伍里的驴友重复描述,且多是从迭部穿到卓尼。其中一篇记录的是去年8月的穿越,因作者也找不到此前的游记和攻略,便认为他们应为“全国第二支穿越队伍。”这值得存疑,但应也差不到哪儿去。因为据说,此线是去年端午节时才为兰州驴友所发掘。

 

从去年8月到今年9月,一年多时间,在网上还能查到三两篇游记,但作者的表达过于含糊,给我一种感觉,这条路的强度,顶多也就是“跑马梁上太白× 1.2。所以出发前我很乐观:我们要做第一支全程自助穿越此线的队伍,不雇牛马,不请向导,完全靠自己背包跟随GPS的指引走出来。

 

但正是这个决定,让不少同行驴友吃尽了苦头。实在是我低估了它的强度,就这条路线的某一段而言,其强度的确算是“跑马梁上太白×1.2,但问题是,跑马梁有走到头的时候,而这条天杀的“卓迭线”,却是一个垭口接着一个垭口、一个山梁连着一个山梁,绵延不绝,无穷无尽,直让人翻到恶心。

 “SM”之旅:从卓尼到迭部(Ⅰ)

如果这一年间确无驴友默默无闻地走过,我们12人,确应是第一拨完全靠自己背包穿越成功的山友,而且是强度相对更大的反穿。但游记那么少,GPS数据怎么获得?我曾辗转找到此前游记中提到的两名山友,一个是西安的冠子,一个是河南的烟灰,但他们均无数据可供。于是,我就委托我们队伍中的“技术专家”兼“向导”步调,愣是参照一篇召集帖里所公布的一帧很粗略的GOOGLE地图GPS线路图,活生生“描”出了一条轨迹。

 

可想而知,这样的轨迹误差几何,实践证明,有的地方误差竟达1公里左右。但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盲人摸象”,却也没有摸到象屁股上。而只在临出山的前一天即穿越的第4天,或许是胜利在望而忘乎所以,我们12人中走在最后的5人,居然“原创”地插进另一条出山之路,好在,这条路居然也走得通,而且好像比轨迹中的出山之路更近一点,只是当时天已黑透,加之要反复涉水而行,他们担心出现意外,而在山里多呆了一个晚上……

“SM”之旅:从卓尼到迭部(Ⅰ)

 

题图为步调出发前勾勒出的轨迹,与我们实际行走的路线对比。其中蓝色是我们走的。从中可以看出,其实我们并没有走很多冤枉路。

 

第2张图则是从网上扒来的“毛图”。第3张图是步调参照前者自己描的。第4张图下面显示的是我们所走的高度,你可以看出来,这一路要翻多少个梁子!但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最后一天在沟里走,卫星信号不好,高度不准确。其实,整条路没有超过海拔4200米的。

 “SM”之旅:从卓尼到迭部(Ⅰ)

注:我这里公布的也并非GPS数据轨迹,除非谁有步调那样的技术,或许能从这些图中觅出自己的路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