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近乎刻意营造的孤独
(2011-03-24 21:32:19)
标签:
两个邯郸丛台公园驴肉火烧时代青年旅游 |
分类: 差旅·走马观花 |
邯郸:近乎刻意营造的孤独
◇ 衙外
《两个邯郸》是我10多年前写的一篇短文,是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今昔变化的一点感触。大意是说,在战国时期,邯郸人走路都跟跳舞一样美,可我小时候回老家路过邯郸,在火车站台上闲逛时,却发现这里也有外八字、罗圈腿之类……文章很短,但我印象中写的还挺好的。也是当时作为文学青年的心智和视野所及,记得发在《时代青年》上,现在连这杂志都没了。
一晃快20年了,想起这篇小文,是因为我现在就在邯郸。来此参加邯郸旅游局举办的“中华文化游”的启动仪式。一直以来,凡是自己未到过的地方,我都很向往。尤其邯郸这座古城,离我老家石家庄那么近,无数次车过车往,但也仅仅是像《两个邯郸》里写的那样,在站台上遛遛。现在深入这座城市的中心,竟有一种熟识感,隐隐中似乎来过似的。早上游完泳匆匆上车,下午到达时饥肠辘辘,在街边随便买一个驴肉火烧,那感觉就像在经八路一样。呵呵。不过,总得来说,邯郸比我想象中的要落败许多,尤其是火车站一带,简直就是个大集镇,乱糟糟的。
乱糟糟的是火车站,晚上的邯郸市中心却是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晚上喝点酒,微醺中同几位媒体同行在丛台公园附近瞎逛,竟是很有感觉。像少年时写的那篇文章一样,我刻意地盯着路人过马路的样子,当看他们的步伐跟自己一样,没有继承一点当年赵国人的优雅,我甚至觉得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好笑,是我觉得自己竟然还有这样一颗童心。不管怎么说,我喜欢一个人在异地的感觉,我喜欢那种没有着落的漂浮感和流浪感,在异地虽不陌生却又异样的街道上随便走走、看看,尽管数木还是光秃秃的,还有些冷,竟也觉得比那一成不变的生活有意思的多。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矫情,为什么常常渴望孤独?尤其当和同行分开,一个人置身这几乎是刻意营造的孤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