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我们果然不是生活在自己的梦境中吗?

标签:
佛洛依德《盗梦空间》清醒梦梦中梦文化 |
分类: 感悟·散文随笔 |
《盗梦空间》:我们果然不是生活在自己的梦境中吗?
◇ 衙外
最近一期《南方周末》有一篇关于电影《盗梦空间》的延伸报道,其中谈到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项调查——有一份问卷,得到近3000份的回答。当问到“你是否有过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的梦”时,有65%的人回答“是”,25%的人回答“否”,另外的“不确定”。这份问卷如果发给我,我会是那65%里的一员。
事实上,前些年,我经常做“清醒梦”,这个时候,我不仅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而且知道自己如果这会儿去撒泡尿,就会让这个梦“夭折”,于是我就憋着不起床,近乎“强迫”地赶着自己把这个梦做完。而在更早的二十郎当岁时,我甚至会半夜醒来,赶快拿支笔去简单地记述自己刚刚做过的梦,而第二天彻底醒来,看着自己记录下的那些文字,居然有隔世之感……正是因为有过不少这样的经历,今天稍微一得闲,我便钻进影院,看了《盗梦空间》。
影片的情节这里不去讲述了,总之此前曾有不止一人对我说,这是一部难懂的电影。但看完电影,我却要说,它其实要比《黑客帝国》要好理解得多。如果说,《黑客帝国》里关于宿命的阐释与演绎,让人感到深奥而又发人深思的话,而《盗梦空间》只不过是导演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将天马行空的梦境程序化和技术化了,只有玄妙,尚谈不上高深。
但不管怎么样,影片中关于“梦中梦”的演绎,相信还是触动了不少人。事实上,不仅有过“清醒梦”,我还有过不止一次的“梦中梦”。所谓“梦中梦”,即睡梦者从梦中醒来,但发现这只是一次假醒,因为他醒来之后,实际上还处在另一重睡梦之中。我总觉得自己前一段还做过“梦中梦”,有一次半夜醒来,我想去开灯,灯果然也“亮”了,但我却看到自己像个柔软的木头一样,在床的上方漂浮着,灯光像遥远的鬼火,美丽而昏暗,而那个时候,自己并未有任何惊诧,反而觉得这种漂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盗梦空间》里甚至表现了“五重梦”,主人公柯布在以黑暗的手段窃取别人梦境中的秘密时,以及他在对他人植入某种想法时,我想到了梦魇。是的,那就是梦魇,电影中,柯布在给别人制造梦魇的同时,自己正处在一个更大的梦魇之中。而说到梦魇,相信很多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曾在福州办公室的沙发上被深刻地“魇”住,那一刻痛苦极了,完全处在半梦半醒之间,当自己终于挣扎着醒来,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个梦,我当时甚至有一种尴尬的感觉,尴尬地看着自己的魂灵被侵扰、被压迫,而自己却毫无能力去保护或拯救他。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时候一种近乎虚脱的沉重感,以及“幸亏这只是一个梦”的庆幸。但那个时候,你在庆幸的同时,绝不会像得到了某种解脱一样,长嘘一口气。
佛洛依德说:每一个梦都是对愿望的满足。我相信,他是没有被“魇”住过。而从这一点来说,导演克里斯托夫·诺兰倒是比佛洛依德更了解梦境。
《盗梦空间》还算是耐看,帅哥莱昂纳多却早没了《泰坦尼克号》时的风采,但导演通过自己超强的想象力,有意搅混了我们内心的现实感,这一点还是蛮高妙的。看完电影,我就在想,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现实,果真不是一个梦吗?
这还真是说不清的一个问题。
上图为达利的一张表现梦境的油画,而事实上,人的梦境远没有这般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