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辛劳的一周(两篇卷首语)……
(2010-07-28 14:51:29)
标签:
星座大河报特刊旅游品牌冰灾河南杂谈 |
分类: 偶感·娓娓道来 |
疲惫辛劳的一周……
◇衙外
这加剧了俺的迷信和宿命,呵呵。
好了,不多说了,忙里偷闲,顺便贴下我为两个特刊写的卷首语。第一篇《游豫》是为我们的旅游特刊所写。第二篇《大河之路》是为前面的新闻特刊而写,今天已经见报,见报的文章有很大改动,我这里是自己的原文——
《游豫》
“旅”有多意:旅行,陈列,次序,另指兵士,如古代以士卒五百人为旅。旅,众也,亦即一个团队。
《大河之路》
大河滔滔,时代滔滔。
弹指15年,挥不去那一篇篇或带着艰辛、或带着坚信,或带着风险、或带着奉献,或带着心酸、或带着欣喜,或带着壮烈、或带着壮怀,但所有这一切都带着自豪的报道。这些报道,像一朵朵浪花,见证并汇集着时代的浪潮。
从1995年人迹罕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到2010年阒寂无垠的三江源头,15年来,大河报记者两入无人区,彰显的却是最具人文精神的情怀,因为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的终极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环境问题。“大河”探寻大河,所反映的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新闻触角,更是一种担当。
从“九八”抗洪到“零八冰灾”再到惨绝人寰的汶川大地震,一次次突发事件,一次次人间劫难,大河报每次均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很多时候,灾难向人传递的绝不仅仅只是悲情、悲恸、悲壮,更有感动、感佩、感念,以及每颗心灵浴火重生后的坚强、坚忍和坚定。
从奔赴河北白沟调查苯中毒,到乘上拥挤的列车跟随摘棉工到新疆,从南下宁波解救剥葡萄女,到越境缅甸查赌博,关注民生热点及焦点,一直是大河报15年来最重要的主题!而呈现这些热点和焦点,谁能想象“前线”的记者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和魄力,面对多少不测与凶险?是的,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现实,更有新闻人的良心。
从追随客家人迁徙的足迹到沿着玄奘之路行走中亚腹地,记者艰难的行走仅仅是在钩沉历史吗?而从北京奥运会圣火雅典采集仪式到神六飞天载人到尚未通车的青藏铁路,大河报更是直接书写并参与历史进程,时代的变迁与前进在现实中波澜壮阔,显示在我们的新闻纸上,同样是波浪滚滚,惊涛拍岸……
8月1日,大河报即将迎来她15岁生日。15年来,大河报一纸风行风更劲、百版耐读读更浓,为何会这样大河报为何始终一纸风行且风儿更劲?盖因她不断汲取源头的“活水”,而这“活水”不仅来自时代的灌溉,更有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