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搥”太白:从红水河到猪娃沟(2)

标签:
羚牛老庙子文公庙都督门大爷海旅游 |
分类: 长线·游走中国 |
“黑搥”太白:从红水河到猪娃沟(2)
◇衙外
虽然跟前年走的不是一个梁,但拔高的路是一样的陡峭。900米的垂直高度,我们原计划用3到4个小时拔到,但由于豆子是头一次到高海拔地区爬山,随着海拔的越来越高,她的步伐越来越慢,所以我们这天清晨7.30分开拔,而当四人陆陆续续全部走到步道上后,已经是中午12点30分,整整用了5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跟前年的那个梁相比,这个梁少了很多杜鹃从,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枝枝杈杈,也许正因为如此,羚牛们选择在这里做窝。一路上我们看到太多“新鲜”的甚至冒着热气的羚牛粪便,而甚至看到一只羚牛呼呼隆隆蹿下山去。我们经过一大片羚牛栖息的地方,那里全是被它们沉重的身躯偎过的窝窝,我当时的心里是很复杂的,既盼望能撞见一大群羚牛,以近距离地“亲近”它们一下,又怕真的碰到它们无处躲藏——至今记得都督门的向导张金科那张被羚牛撞残的脸,呵呵,这东西要是真跟你“亲近”,恐怕也就是你的死期!
大、小文公庙之间是20里山路,我们正好在正中间部分上来。稍作停留,我们沿步道往大文公庙狂奔,而就在这时,豆子的高反状况越来越严重,刚开始是胃疼,到后来已经发展到头疼。但我这位10年前的老同事,真是好样的,她始终咬牙跟在我们身后,虽然在大文公庙有过是否干脆分队,自己顺汤浴景区而下到眉县的想法,但最终还是咬牙选择跟我们前行,又翻过150多米的海拔,于下午4.30分到达2630米的大爷海。
到大爷海时,豆子的高反已经相当严重,甚至出现了手脚冰凉的状况。但越是这样,我们越不敢让她在大爷海停留,而是鼓励她继续前行,尽可能地在天黑之前走到海拔相对低一些的地方扎帐。不管怎么说,豆子确实显示了她的超强的毅力,她一步步地顺着跑马梁,跟在我们身后,愣是又走了4个小时,到晚上8.30分,天已经黑透,我们到达将军山下的莲花石——而这一天,粗略估算,我们走了不下50里路。
那叫一个累!
莲花石的海拔是3310米,豆子到了这里已经是上吐下泻,这晚,连疲劳带高反,她没有进食,扎好帐篷便钻进睡袋去呼呼大睡了。还好,到晚上10点多,她的状况已经明显好转,翌日起来,竟然跟没事人一样。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必须在16日早晨回到郑州。所以这第四天早晨,我们又是早早醒来,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便越过雷公庙来到了老庙子。一路上我们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驴友,一打听才知道,昨天晚上,在老庙子居然扎了70多顶帐篷。而直到我们来到老庙子,那里还有花花绿绿的10多顶帐篷,可以想象,昨天晚上这里是多么热闹和拥挤。
我历来是不喜欢热闹的人,看到这么多人扎堆儿,想到我们连续三个晚上的清净,越发觉得自己不走寻常路是对头的,呵呵。
到了老庙子,40里的跑马梁算是走完了。从这里下山,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走都督门而下,但我们跟着占云,自然可以再选择一条人迹罕至的清净之路,何况走这里,还要比走都督门可以节省2个小时——那就是猪娃沟!
猪娃沟名字不中听,但实在是一条过瘾的路,一路上全是在竹林里穿梭,让你每走一步都抱着突然撞见大熊猫的希望。虽然最终没有碰到熊猫,但阴凉的竹林至少可以避暑,所以我们几乎未作停留,用7个小时的时间,于下午2点30分便走到了公路上。而当坐上占云约来的、早已经等候在那里的面包车,脱下登山鞋和袜子,这时候,我才觉得自己的脚早已经快被“搥”残了!
这一路,3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大约走了120里路,确实“黑”!
不过,越是“黑搥”,等走完全程后,内心越是享受。当我们又辗转回到西安,跟王哥回合在一个羊排店里,美美地吃了一肚子肉,灌了一肚子啤酒,直到深夜2点,我们三人上了火车,都各个晕晕乎乎的,心里那叫一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