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相信会有这么“傻”的市民

(2010-01-13 12:57:52)
标签:

巡警

金融网点

市民

李凯强案

郑州

杂谈

分类: 评论·本地点击

我不相信会有这么“傻”的市民

 

◇衙外

 

《民警为啥天天去银行打卡? 》这是1月13日《河南商报》上刊发的一则本地新闻,说得是近期郑州市特巡警三大队推出的一项警务新举措,规定特巡警每天在待警时,要去附近的银行试点指纹打卡。而在此之前,郑州市特巡警支队曾规定,特巡警在接处警之后,无警时要去辖区银行签到,并在门前跨立10分钟,守护市民取钱。这个被称为“铁拳行动”的举措,在全市600多个金融网点展开,同时涵盖的还有黄金珠宝店等。由于常有不自觉的巡警找人代签或一次签俩,致使效果大打折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促使了民警到银行打卡的诞生。

 

我不知道,别的城市巡警是否也有类似举措,但可以肯定,让巡警在待警时,不是在街上无所事事地瞎逛游,而是不定时地去附近金融网点跨立10分钟,这绝对是一件顺应民意的好事。它一方面对市民来说是个安全暗示,吓阻潜在的坏人;另一方面更能让巡警时刻保持警惕,最大程度地发挥巡警的威慑力。可以说,对这样切实为老百姓着想的做法,只要脑子没问题,是不会有人反对的。而事实上,在媒体报道中,对此也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似乎媒体觉得自己如果只是一味去夸赞警方,未免有“媚权”之嫌,于是,该新闻被刻意制造出一些歧义和悬念。我们看到,在《民警为啥天天去银行打卡? 》这样一个中性标题下,还有“市民质疑会不会影响正常出警”的副标题,而当该新闻被转载到网上时,更是被标题党网编弄成了《郑州规定特巡警银行指纹打卡,市民担心影响出警》,如果不细看内容,完全变成了一则“负面新闻”。

我不相信会有这么“傻”的市民

    “……市民质疑,民警的职责是接处警,应对突发情况抢险救人的,每天来银行签到,不影响正常工作吗?”笔者也是媒体中人,我深为理解同行不愿背负“媚权”名声的心理,但单就这个质疑而言,却也太没有技术含量了。作为郑州市民,我真的很怀疑自己身边会有这么“傻”的市民,如果真有人对此说三道四,那一定是他以为巡警是被要求每天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打卡,这本身就是一个误会,而既然是误会,媒体完全应该省略不提,现在却是将这样的误会当成重点推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导。

 

必须指出,现在有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制造矛盾,如近期同样发生在郑州的李凯强案,明明是骑电动车的李凯强与另一骑电动车的老人相撞,老人跌倒,李凯强上前扶起,后被老人诉至法庭而被判赔7.8万元。对这样一起被告有责任在先的民事纠纷,当然可以争议,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被描绘成李凯强做好事而被冤的“郑州彭宇案”。对此做法,已有有识之士指出,世上本无那么多恶人,而恰恰是媒体让彭宇案的谬种流传,致使本已岌岌可危的助人美德更加不堪。现在,这则新闻也同样如此,一个明明是百姓拍手叫好的大好举措,却因媒体要彰显自己的“批判精神”,而借市民之口被弄得不伦不类,笔者认为,这样为吸引眼球故意生出的批判,在羞辱民智的同时,更是一种添乱,实在要不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