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项城水务局真的“竟”不是“以罚代管”吗

(2009-09-03 13:28:18)
标签:

非法采砂

执法人员

项城市水务局

水政

罚单

清水河

杂谈

分类: 评论·本地点击

我倒是理解项城非法采砂者的“竟然理直气壮”

 

◇衙外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竟”乃副词,表示出于意料之外,比如词典列举的“真没想到,他竟敢当面说谎”等例句,“竟”皆是在强调某种结果的不和才常规、不通情理,这种结果往往不是意想不到的喜庆,就是难以想象的荒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见到这个“竟”字竟被用错,比如9月3日《大河报》载,近期,项城市清水河河道上非法采砂十分猖獗,记者接到村民举报后跟随执法人员前往现场,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约4公里长的清水河河面上,三四十艘用油桶和木棍扎成的采砂船在此“安营扎寨”,抽砂泵发出的轰鸣老远就能听见……但当执法人员对这些非法采砂者进行查处并收缴采砂设备时,对方竟“理直气壮”地质问:“前段时间不是交过钱了吗?为啥你们还管?”

 

你注意到了,记者在这里使用了“竟”字,其意很明显,就是他们不该这么理直气壮,但通读此稿后,我倒是完全理解这些非法采砂者的“振振有词”。让我们接着看报道:几位非法采砂者拿出了项城市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开具的“罚单”让记者查看。“几天前,项城水务局执法人员刚来收了‘罚款’,他们说交了钱就可以继续采砂。”一位采砂者还向记者透露,基本上每个采砂者都交了8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罚款,而记者通过查看罚单发现,项城市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每3个月向这些非法采砂者进行一次“罚款”。新闻看到这里,端倪已然显现,采砂者不憨不傻,试想,如果没有执法人员曾经对他们做过承诺或暗示,他们真的会自己凭空得出“只要交了钱再采就没事了”这样的结论吗?而现在,在执法人员的矢口否认下,这句话却成了一句梦呓。

 

到底谁在说谎?记者为此电话采访了项城市水务局一位王姓负责人求证此事。该负责人很肯定地否认“以罚代管”,并强调说:“这种情况不可能!”我相信这位负责人所说的“不可能”,因为严肃的法律不可能允许被人以交点罚款的方式来赎买。可我想问这位负责人一句,既然这种情况不可能,为什么当初“竟”要对他们进行罚款,而不是直接收缴和捣毁设备,而且“竟”是每3个月一次地有规律地罚?记者描述:“只见河南岸,砂丘和沉砂池一个紧挨一个,砂堆堆得像山包一样。”可见这些非法采砂者的“猖獗”绝非一月俩月甚至一年半载,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执法人员在罚款时向他们作出某些承诺,而是见一次打击一次,事情决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而如果确有执法人员做出过“交过罚款就没事”的承诺,现在又说“这种情况不可能”,说轻了,是水务局的出尔反尔和不作为,说重了,则是公权力的一种公然欺骗或贩卖国法!

 

我们知道,非法采砂破坏环境,危机堤防安全,频繁的车辆往来更殃及周边道路,在新闻图片上,执法人员正在奋力捣毁一只采砂筏项城水务局真的“竟”不是“以罚代管”吗,我决不同情这些非法采砂者,执法人员把它砸得越烂越好,但透过他们这样的奋力身影,我读到的“竟”是一种悲哀!

(2009年9月4日《大河报》已刊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