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羞墙”让破烂的历史文化名镇更无地自容
(2009-08-19 18:01:41)
标签:
名镇历史文化烂摊子笨招王怀忠古荥镇遮羞墙杂谈 |
分类: 评论·本地点击 |
“遮羞墙”让破烂的历史文化名镇更无地自容
◇衙外
贯穿古荥镇政府所在地的大河路,目前破败不堪迟迟未能修复,雨水过后路面满是泥泞。镇政府不想法尽快修复路面,反而在道路两侧修建总长约2.4公里的“遮羞墙”,试图遮掩附近拆迁后的凌乱场景。(8月19日《大河报》)
我查了有关资料,国内最早的“遮羞墙”好像是安徽巨蠹王怀忠的“创意”,早在他任阜阳市委书记时,就曾要求下属许多县市在公路两旁修建了“小康墙”,外面修得很体面,里面却破败不堪。可惜王怀忠未有申请专利,近几年来,拾其牙慧者不断出现,或应付卫生检查,或营造美丽环境,或为了国道旁的贫困村眼不见心不烦,陕西咸阳、甘肃永靖、湖北武汉、江苏南京、浙江温州等地都曾竖起过类似的“遮羞墙”,结果都是丑没遮住,更大的丑反而展示在国人面前,真是羞死人。
具体到古荥的“遮羞墙”,站在古荥镇政府的角度,他们也的确有难言之隐。我近期去过古荥,就我所见,镇政府门前那段的确是因为修路而脏乱不堪,而因为街两边的商贩本来就毫无规矩,则更像一个乱糟糟的集市。说实在的,不整治一下也说不过去。而按原规划,郑州市的西四环本是要途径古荥镇大河路的,可去年该镇如愿摘得国家历史文化古镇称号,规划部门出于保护地面遗存古迹而改道绕行。应该说,规划部门的“改弦易张”完全是正确的,也是为了古荥的长远发展,毕竟在历史文化名镇里横穿一条车来车往的大道太不像话,但问题是该拆迁的已经拆过,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却无人收拾。修,以古荥一地之力,怕有点难撑局面,可不修的话,就这么撂着也实在太煞历史文化名镇的风景,于是镇政府“无奈”才想到这么一个权宜之计……古荥镇政府有关官员,在下换位思考的分析是否说到了您的心里?
但尽管我是如此地体会古荥镇政府的良苦用心,仍要说修这道“遮羞墙”是再蠢不过的一个笨招。首先,这招早已经被各地“王怀忠的徒弟”们验证不仅遮不了丑而只会“丑上加丑”,如此,再来“东施效颦”,实在是笨得可以。其次,纵然现在暂时没钱修路,但垒墙那二三十万元难道是大风刮来的吗?要知道那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就这么给“权宜”了?何况这墙将来真到修路时还得再扒,这不是穷折腾又是啥?再次,作为历史文化古镇的商贩没有规矩,从某种意义上不正是你们管理无措才造成的吗?现在用一堵墙断了大家的生意,手段是不是也太生硬了?最后,据报道,古荥此次修建“遮羞墙”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应付卫生检查,可我要问,你们以为检查卫生的人都是傻子吗?除非故意视而不见,否则我绝不相信检查卫生的人会被这一堵破墙“障目”,脏就是脏,乱就是乱,一堵墙除了给人心里添堵外,堵不住任何丑陋!
是的,古荥争取到了历史文化名镇不容易,应该珍爱这个名号,但“美女有恙”不是靠把她身上的疮疤遮住就能治好的,而是要靠细细地调养和吃药做手术的。大河路的烂摊子确实影响历史文化名镇的形象,但改变形象还要靠长期的努力。“遮羞墙深深深几许,掩不住墙外人嗤笑”,这两年郑州市的难堪事已经不少了,拜托就被再给外人增添笑料了。
(2009年8月20日《大河报》已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