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均衡教育”不是削峰填谷

(2009-08-06 23:01:28)
标签:

均衡教育

名校

骨干教师

削峰

杂谈

分类: 评论·本地点击

“均衡教育”不是削峰填谷

 

◇衙外


     再过20多天就要开学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不少学生家长托人走后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几千上万元的择校费送到名校,人人都抱怨这种现象不正常,但人人都在抱怨的同时趋之若鹜……据8月6日媒体报道,近日,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开始汇总今年参加教师交流的人员名单,秋季开学前,轮岗教师将全部按照志愿分配到位。据悉,今年是该区第二年大规模启动小学教师交流活动。所谓教师交流,说白了,就是将一些名校的骨干教师、名师分派到规模较小的学校,而将一些弱校的普通老师交流到名校,以这样的手段来实现区划内的师资力量相对均衡,缩小各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新闻上没有介绍该区第一年教师轮岗所取得的效果,但除了现行教育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我相信很少会有人不支持这种做法,但该政策好是好,我个人觉得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如果真想把一碗水端平,帮助弱校走强,似乎单单交流教师还不够,以笔者来看,一些校长也应在交流之列。因为我们必须承认,一些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当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部门的有意扶植,但一些学校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可忽视,所以,要想带动一些弱校逐渐走强,在名校向弱校交流优秀教师的同时,也应考虑向弱校“输送”一些管理水平相对高的带头人,继而由这样的带头人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建立一套培养优秀师资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弱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其次,我们还必须知道,简单地交流教师乃至交流校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所有人都明白,之所以出现这样教育严重不均衡的局面,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打造“地方名校”、“地方强校”,一味地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城市的重点中小学的建设,才造成了现在各校之间教育差距拉大、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现象。如此,我们在加大弱校师资培养力度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对弱校的投入,尤其是要提高弱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只有这样,一些被交流去的骨干教师和名师才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才会安心而踏踏实实地工作。


    总之,改变目前各校之间严重“贫富不均”的局面,并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努力让强的更强,弱的渐强,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应在保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从各方面加大对困难学校的投入和扶植力度。

 

(又是一篇命题作文,2009年8月6日《大河报》已刊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