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专家,“心因性疾病”传染否?
(2009-05-21 15:18:28)
标签:
健康中毒国家安监总局癔病康乃尔吉林杂谈 |
分类: 评论·直抒胸臆 |
请问专家,“心因性疾病”传染否?
◇衙外
4月23日起,吉林化纤厂近千人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与该厂邻近的生产苯胺的康乃尔化工厂被疑为祸因。事情发生后,“中毒”者一直希望知晓“毒空气”真相,他们向媒体报料、到政府上访,但始终未能得到明确信息。直到20天后,此事被媒体披露。随后,卫生部专家组意见认为是“心因性疾病”,这让“中毒”者难以接受,而国家安监总局对此事件前后矛盾的表述,使事件进一步升级。(5月21日《新京报》)
何谓“心因性疾病”?敢情就是“心理作用引发的心理疾病”,这也就是说,近千人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全是自己吓唬自己而臆想出来的。事实上,“从北京来的”职业病专家赵金垣也正是这么表述的:“这次我们看到了群体性癔病的表现。病人如果不进行心理疏导,会一辈子有病。而且症状表现为各种疾病。”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高明的专家面前,近千人成了臆想狂。
可果真如此吗?据5月14日《南方周末》载,截至5月13日,吉林市职业病医院已经累计入院治疗161人。11日,记者在医院门前广场上看到“一个站着等待治疗的女工突然发作,极度抽搐,伴随着吓人而短促的哭声,呕吐、栽倒在地……”而在此之前,多人曾因出现失去知觉、抽搐、嘴唇发紫等症状而住进医院。5月7日,吉林经济开发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给职工们的解释也是“一氧化碳接触性反应”!
是的,“一氧化碳接触性反应,并不能说就是中毒”。5月13日,吉林市安监局和环保局也纷纷呈出调查结果:康乃尔的生产设备没有问题,空气中也未检测出有毒气体超标。可我想问一句的是,众人最初出现症状是在4月23日,5月13日才给出的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说明20天前的情况吗?此其一。其二,我承认人们的恐惧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病情”,就我有限的心理学知识,也知道置于同一环境内的人们在相互影响下确有可能发生集体癔病,可处在不同地点的不同人在不同时间均出现四肢发麻、抽搐等症状,也可被解释为“心有病犀”吗?
职工间流传,康乃尔购买了当年发生爆炸的吉林石化的废弃装置,我们且可把这也当成“臆想”。可5月18日国家安监总局在其网站上发出消息称要“认真吸取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泄漏事故教训”,第二天却突然抹去了上述表述,这又该怎么解释?国家安监总局称这是一种工作失误。可我就发迷了,作为堂堂国家安监总局,怎么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呢?而在此之前,有当地媒体称,他们得到了市有关部门不许报道的指示,这究竟是咋回事?难道都是被老百姓那“心病”给传染的?为此,我想请问专家,“心因性疾病”难道也传染?否则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疑问?反正我在写下此文时,正似乎嗅到一股信口雌黄的恶臭,打心眼里感到恶心!
(2009年5月22日《嘉兴日报》已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