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证明”实在笨得要死
(2009-04-23 14:44:34)
标签:
基本养老金广东省社保局离退休人员生存证明杂谈 |
分类: 评论·直抒胸臆 |
“生存证明”实在笨得要死
◇衙外
据4月23日《广州日报》载,广东省社保局2009年度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审验工作已经开始,审验的范围和对象包括2009年3月31日前仍在省社保局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广东省社保局要求,如果在6月19日还未能进行生存资格审验的话,将按规定从7月份起暂停发放该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这其实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依旧引起了人们热议。我看到网上多数人都是对此质疑,甚至谩骂:“本来活得好好的老人,看到这个规定也非气死不可……”我非常理解这些质疑者的感受,但对他们感情用事地一味指责也是不敢苟同。事实上,由于当前离退休老人领取养老金,不是前些年那样由具体的企业(单位)发放,而是由省级社保机构统筹发放,没有一定的甄别手段,确实难保“死人抢活人钱”的事情发生。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仅1998年到2001年,全国查处的冒领者就由5631人增至16882人,冒领金额也从1860万元增至4621万元,今天,广东省社保局之所以要求离退休人员进行生存资格审验,八成也是冒领情况严重现实下的无奈之举。但尽管如此,要离退休老人在网上审验后还要交纸质资料来证明自己活着,在我眼里,却是一个笨方法,且笨得要死。
这里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靠出具“生存证明”就能解决死人冒领问题吗?且不说,这样做势必对绝大多数健在的老人造成心理创伤,更重要的是,它未必就完全奏效。比如有的老人刚刚出具了“生存证明”,没过多久就已去世,又该怎么办?难道“生存证明”要年年开、月月开?
其实,甄别一个老人是否健在,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更科学、更人性、更缜密的办法。据报道,重庆市社保局于2005年启动老人指纹库系统,要求在离退休老人在定期寄来的指纹印模上按下新鲜指纹并寄回,这样的方法相比来讲“文明”一些,却依旧太“死脑筋”。事实上,以现在信息业之发达,假如我们的社保机构能够与各地公安、民政及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比如采取计算机联网查询方式,离退休人员的存亡状况是完全可以做到及时掌握的。当然,有的老人离退休后并未在本省居住,而是迁居到了老家甚至境外,但这同样不是难题。先说境内的,由各地民政和公安部门将相关资料定期(比如半年一次)向本省(市)社保机构汇总,而各省(市)社保机构则实行协查制度,一样可杜绝冒领问题。而至于迁居境外的,由于监控手段鞭长莫及,确实难以防范,但可规定一个死杠杠,即迁居国外5年、10年或更长时间后将不再享受养老金。毕竟这样的人是极少数,吃亏占便宜实在可忽略不计。
当然,实施以上措施,非一省一市可以为之,它需要国务院或社会保障部来协调各相关部委统筹安排,而现在是它们作出行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