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背妻男”的背离形象正是生活之“原形”

(2009-02-18 15:35:38)
标签:

原形

“背妻男”

镜头

石块

吴加芳

巴勒斯坦

杂谈

分类: 评论·直抒胸臆

“背妻男”的背离形象正是生活之“原形”

 

◇衙外

 

去年“5·12”地震时,一张新闻图片曾让不少中国人泪流满面,当时的图解为:“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这是大毁灭后存在的人性的象征……”“背妻男”的背离形象正是生活之“原形”一时间,这个叫吴加芳的四川绵竹广平村男子被广大网友称为“地震中最有情意的丈夫”,网络里“嫁人就嫁吴加芳”的帖子也被争相转载。而现在,经媒体证实,吴加芳竟是个薄情汉,其当时背亡妻回家实乃起妻娘家人“硬喊他背的”,不仅如此,他还拒绝赡养父亲,且表示即使被告上法庭坐牢也不后悔。“背妻男”的背离形象正是生活之“原形”(2月18日央视网)

 

“原形毕露”,这是我在网友在该新闻下的跟帖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更有的干脆抱怨媒体当时不分青红皂白就去宣传他、拔高他,而现在又来“揭露”他,纯粹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看到这些,我不禁苦笑。

 

首先,这张照片原发于《英国电讯报》,只是后来被中国媒体广泛转载而已。其次,吴加芳现今的不堪面目,跟他当时偶然“闯入”媒体镜头后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根本就是两码事。在当时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这个镜头无疑很适合表达记者及受众的悲情,那么它就是一副好的新闻作品。记者抓拍它,从纯业务角度上来讲,就跟抓拍冲在以色列坦克前投掷石块的巴勒斯坦青年一样,假如后来证实,镜头中某个投掷石块的巴勒斯坦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个窃贼,但这跟他在镜头里的形象完全不相干。镜头反映的是一种新闻真实,镜头内人物的平素状态则是一种生活真实——吴加芳同样如此。

 

当然,我们都希望这两种真实是契合的,当发现它们并不契合并且严重背离时,难免会产生一种“受骗”心理。但这里谁是“骗子”?是吴加芳吗?他当时并没有专门摆拍供记者拍摄,对于他来说,这里不存在什么“原形毕露”的问题,其背妻时的动机和目的,也只关乎他个人,而不关乎我们;是媒体吗?一幅极具新闻价值的图景进入镜头,记者记录下它乃职责所在,而现在,当发现这个人物的另一幅面孔,媒体的披露更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正视!

 

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生活?吴加芳的背离形象其实正是其“原形”。就事论事,其实没有谁在在这件事上欺骗我们,甚至也不是我们自己在“欺骗”自己,人类为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强加”一些意义,其实正是我们内心深处都在期盼自己以及他人能够向善、向美的心理使然。现在,我们寄予期盼的这个载体轰然倒塌,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令我们感到沮丧,但却不会、也不该降低我们的这种期盼。总之我想说,我们在为“背妻男”的形象所感动之时,是一种真实,为他今天的薄情寡义所愤怒同样是一种真实,这种感动和愤怒一点都不虚幻,而恰恰表现了我们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2009年2月19日《燕赵都市报》已刊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