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茄雪茄

(2008-12-09 12:38:28)
标签:

雪茄

火柴

野餐

山顶

时尚杂志

文化

分类: 感悟·散文随笔

雪茄雪茄

 

◇衙外

 

那一天,我们到嵩山爬山,累了一身臭汗之后,大伙儿就在山顶上围坐一团,铺开点心、牛肉、啤酒什么的开始野餐。香烟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朋友从兜里掏出两支雪茄,一下子炫了好多人,这个要,那个也要,当然不够分,于是大伙儿就轮着抽,不一会儿的工夫,两支雪茄即被干掉,剩俩圆锥形的烟蒂,埋没在草丛里。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我们竟一连触犯了抽雪茄的三项大忌。雪茄雪茄

 

按我最近看的一本时尚杂志上说,首先,一个真正领悟雪茄精神的人,只可能在酒吧或客厅里品味它,而且必须有相应的衬头,比如泛着波光的半杯白兰地,比如低沉到如梦呓般的爵士乐,比如昏暗的灯光,缺一不可。“只有如是氛围内,抽雪茄才能抽出它特有的感觉和修养来”。我想想也是,像《教父》里的马龙·白兰度,别看他老人家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在维护雪茄的精神上却是一丝不苟:穿一件一尘不染的白衬衫,还打着领结,慢悠悠地踱步,让心情与指令一起从口中吐出,那么镇定,那么缭绕,真叫一个派。而那天,先不说我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累得半死,而且居然在野餐时抽,知道的,我们那是在抽雪茄,不知道的还以为嘴里叼着一根腊肠呢。焚琴煮鹤啊!想到如今的小资们若见到我们这副德行会怎么笑话,我开始感到脸红。

 

其次,抽雪茄完全是一件个人化的事情,它彰显的不仅是一种派,还是一种特立独行的个性,“世界上不会有两支完全相同的雪茄,正如没有两个相同的指模。”好酒可跟朋友分享一瓶,但与人共享一支雪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种个性的轮暴,更何况在轮暴的同时,还混杂着别人的口臭,啐!现在想想,我们那天糟蹋雪茄的暴行恐怕连《魔鬼终结者》里的施瓦辛格也干不出来,你看他一边杀人如麻,一边用雪茄为自己的微笑打上惊叹号,那才叫酷毙——毙人的毙!我的脖子已开始发热。

 

最后,我们居然用的是燃烧着污浊气息的气体打火机点燃的它,这更是对雪茄这种圣物的严重亵渎!事实上,点雪茄连Zippo都不够格,而必须用火柴,且必须是那种特制的跟雪茄一样霸道的粗粗的火柴,点完了,余烬是一整根儿木炭,似乎架在烤炉上就可以再烤熟一串羊肉……我想起《上海滩》里的周润发正跟对手剑拔弩张,眼看一场恶斗不可避免,周老大拿出一根火柴,吱地一声划着,然后让火焰围着雪茄的尾部反复熏烤,足足有一分钟之久,直到雪茄泛出红光,才放入口中,而对手就那样等着他把这件隆重的事情做完……想到这里我已禁不住为自己的庸俗抽泣!

 

另外,时尚杂志还介绍了抽雪茄专用的保湿盒(是呀,雪茄怎能是干的呢)、裁刀(专门裁雪茄头用)以及雪茄包(光这个东西就值500元)等诸多用具。看到这里我彻底哭出声来了,真后悔那天没有直接从山顶上跳下去,一了百了。而正在抹泪时,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就是那天拿雪茄“害”我们的家伙,他问我这个周末还去不去爬山,我央求他,我去,但你还有雪茄吗?对方不解:“要那屁玩意儿干吗?”“屁玩意儿?不许你再侮辱那高贵的生活情调,带上吧,咱不抽,咱就把它戳在山顶,供起来。”我哽咽着说。

 

雪茄雪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