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秋影(一二八)吴门古韵渔隐村

(2014-06-28 04:17:48)
标签:

江南秋影

苏州

枫桥

渔隐村

接官厅

分类: 旅痕散记

江南秋影(一二八)吴门古韵渔隐村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263F60095FF80808146A6AAD2.jpg

 

在枫桥夜泊处的岸上有一座接官厅,这里除了张继来过,古时应该还有更多的官员在这里上岸进入苏州城。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2896D0097FF80808146A6AAD2.jpg

 

接官厅内雕花椅凳,虽布置得古意盎然,却难以觅到张继的影子。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6DEA1C021BFF80808146A5F9F9.jpg

 

清初枫江、枫桥路漕运商船云集,官船出入苏州改航胥江,迎送官员在胥门接官厅上下。1684年,汤斌出任江苏巡抚,因勤政爱民、生活简朴而受到苏州百姓的欢迎。两年后,他升为礼部尚书,离任之日,苏州百姓罢市三日,天天争相哭送。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2B5D0009AFF80808146A6AAD2.jpg

 

接官厅是古代接待官员的码头厅堂,也是传递官方文书的驿站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376D40185FF80808146ABD10D.jpg

 

接官厅内上悬匾额钟声诗韵。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3B51F00A8FF80808146A6AAD2.jpg

 

渔隐村是枫桥景区内的一个景点,并不是真正的村庄,这里是枫桥是最适合隐居的地方。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31572017AFF80808146ABD10D.jpg

 

中国人的隐居生活有四种,那就是耕,读,渔,樵,这四种生活是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但最简单的生活可以宁心静气,不劳神伤心,人的本来性情在平静的生活中得到修养,从而延年益寿。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327FC017CFF80808146ABD10D.jpg

 

枫桥水多,最适合渔隐生活。这里建造了一组简朴的江南小木房,并设平台挑出水面,展示了渔隐生活的氛围,可以在这里体会一下宁静志远,淡泊明志的境界。在清朝时,有渔隐小圃庄园。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4067090233FF80808146ABD10D.jpg

 

枫桥苑是一座古典庭园式建筑,漕运展示馆陈列展示了枫桥景区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9/0146B1AF115F740AFF80808146B0476A.jpg

 

漕运展示馆原名枫桥史迹史料陈列馆。1990826日正式开馆,建筑面积1393平方米。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400DE2022DFF80808146ABD10D.jpg

 

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4035080230FF80808146ABD10D.jpg

 

 漕运展示馆共有三进四个展室。第一室主题:漕运的起源与形成.中间的展柜展示的是清末苏州有关漕运的文件,信函等。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9/0146B1C0F89B11D2FF80808146B0476A.jpg

 

第二室主题:漕运与大运河。用走马灯的形式展示运河全途。第三室主题:漕运的交运过程,漕舫与运丁。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402070022FFF80808146ABD10D.jpg

 

中间是大型漕舫船模,两边展出古代运河中各种船只的模型。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FE7BF022CFF80808146ABD10D.jpg

 

第四室主题:漕运与苏州。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FDB7B022BFF80808146ABD10D.jpg

 

古苏州的繁华,运河航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依然繁忙的运河,仍在发挥着运输功能。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4045960231FF80808146ABD10D.jpg

 

漕运展示馆分别陈列了介绍漕运起源和形成的文函资料、古典铜走马灯。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300760177FF80808146ABD10D.jpg

 

大型的漕运船模型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3F53900ADFF80808146A6AAD2.jpg

 

最后一间室为漕运与苏州,内有幻影成像的《姑苏漕运繁华录》。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3072C0178FF80808146ABD10D.jpg

 

站在台前等半分钟左右,传来了糯糯的苏州话枙子花、白兰花,接着声、光陆续呈现,原汁原味的古代漕运生活图一一展现开来。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4013200AEFF80808146A6AAD2.jpg

 

厅内墙上挂着漕运与苏州的图文资料,还有漕运功臣简介。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40D1000AFFF80808146A6AAD2.jpg

 

这是苏州漕运的文物。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2F5D30176FF80808146ABD10D.jpg

 

漕运展示馆前大门上有楹联一幅:输粮运豆漕舫无不准枫斛;送往迎来驿站大都凭漕河。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70015E0293FF80808146A5F9F9.jpg

 

吴门古韵戏台是景区中部主建筑,以精致的雕镂为特色,顶部为龙凤雕刻棚顶,垂透雕花篮挂柱,门窗皆雕刻成花窗。台上背景刻老书画家谢孝思的梅花图,后面是传统戏台,两边出将、入相耳门雕一根藤挂落。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40781D0234FF80808146ABD10D.jpg

 

吴门古韵戏台是一个观赏性较强的江南民俗建筑,台上如演出江南古乐与歌舞,使古桥、古关、古寺、古河交相辉映,升华出浓浓的古韵。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2ECFB0174FF80808146ABD10D.jpg

 

戏台内有一幅巨型漆画春满苏台,红底金画,光彩夺目。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2D8960172FF80808146ABD10D.jpg

 

戏台上匾额:吴门古韵。左右楹联:先生真会我情挹水上秋风尚留弦外音耳边天籁;此地适如人意访江南古韵恰有诗中桥隔岸钟声。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2E2880173FF80808146ABD10D.jpg


  戏台又和寒山古寺互为对景,从寒山寺门前看过来,戏台高矗于江枫广场前,居高临远,气势恢弘,张充和老先生书写的吴门古韵匾额庄重大气,点出了景区的主题。从这里隔河看寒山寺,黄墙掩映在绿树丛中,唐塔高耸出林,能较完整地欣赏到古寺优美的全貌和幽深神秘的气氛。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3D16F00AAFF80808146A6AAD2.jpg

 

广场东边的这条沿河古街,由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过街楼等组成,取名"半砚巷"。名字的来历还有个故事。原来枫桥西部有个叫吴岑渚的文人,居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居室中,读书的斋室只有几步之大,除了放一些书籍、笔墨纸砚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物品,书房虽简陋,却是门临溪流,朝晖夕阴,云烟变幻。正所谓"室雅何许大,花香不在多。"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9/0146B129E2AA04CFFF80808146B0476A.jpg

 

有一天,吴先生不小心将砚台打破,仍然用半只砚台写字,最后成为书画诗皆能的文人,索性就以"半砚"作斋名。现在将"半砚"用于文化街,由苏州几个著名的中青年书画家在此创立了"江枫书画院",决意将中国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外貌素朴简陋的风格传承下去。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7/0146A6E33A6C00A1FF80808146A6AAD2.jpg

 

愁眠轩是一座水榭,矗立在一池碧水之中。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2835E40120FF80808146ABD10D.jpg

 

愁眠轩楹联:宝刹丰碑留古意;琳宫梵唱引新讴。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334FA70181FF80808146ABD10D.jpg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6-18/0146AC4265E60270FF80808146ABD10D.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