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秋影(一零九)曲水流觞访兰亭

(2014-05-08 05:30:30)
标签:

江南秋影

绍兴

兰亭

王羲之

曲水流觞

分类: 旅痕散记

江南秋影(一零九)曲水流觞访兰亭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77F0A13D2FF80808145C93C39.jpg

 

山阴绿野石桥,客身来去知多少。扬鞭策马,长歌乘兴,玉箫声绕。曲水流觞,盟鸥出岫,悠然古道。渐竹林邀笛,鹅池唤渡,春痕浅,孤云杳。  

也念前尘飘渺,到如今,相逢一笑。惊鸿走笔,兰亭集雅,右军未老。千古名篇,落花几度,晚晴相照。借清风数缕,垂条漫舞,与归人扫。

                                                               ----丛磊•水龙吟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7E63B13E1FF80808145C93C39.jpg

 

绍兴有书圣曲水流觞的兰亭,那里是天下第一行书的诞生地,所以今天的游程就是山人心仪神往的书法圣地——兰亭。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43BF941788FF80808145C93C39.jpg

 

早餐后乘303路公交,票价35一张,直奔绍兴市区西南约13公里的兰渚山麓而去。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7D3E213DEFF80808145C93C39.jpg

 

兰亭风景区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7C00F13DAFF80808145C93C39.jpg

 

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又设过驿亭,兰亭的名城由此而来。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4359791774FF80808145C93C39.jpg

 

由于兰亭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绍兴平原、水网地带与丘陵山区的接缘之处,山地景观与水乡风貌得到充分而和谐的体现,因此,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E545142CFF80808145C93C39.jpg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农历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3E857AC013FFF80808145D386EC.jpg

 

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3E7CB950133FF80808145D386EC.jpg

 

历史上的兰亭已几移其址,往迹难寻。现在的兰亭是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437634177AFF80808145C93C39.jpg

 

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3E76F33012AFF80808145D386EC.jpg

 

名列中国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兰亭之一。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3E7777E012BFF80808145D386EC.jpg

 

在景区外面有游客中心,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景区十分协调,连洗手间里也是充满了书法艺术的风格。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438DF71780FF80808145C93C39.jpg

 

兰亭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48756810884FF80808145D386EC.jpg

 

“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439F0A1785FF80808145C93C39.jpg

 

王羲之字逸少,生于公元303年,原籍山东琅玡人,后居于山阴。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43B24B1786FF80808145C93C39.jpg

 

王羲之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得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七岁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被尊称为书圣。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3E7B0480130FF80808145D386EC.jpg

 

走进兰亭景区,多处可见兰亭的字样,这是在入口处以内的第一个石刻。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217413E5FF80808145C93C39.jpg

 

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前行,眼前一座竹台门就是景点入口处。门楼上方悬挂着“兰亭古迹”匾额,是明代理学家陶望龄所书。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8/0145D8A7ED8C1FA5FF80808145D5FB6A.jpg

 

两边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探花、淡墨翰林王文治所书楹联:“文人天趣清犹水,贤者风期静若兰”。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0E7F13E4FF80808145C93C39.jpg

 

 

一片幽绿的竹林,所谓林木扶苏,修篁夹道。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3E7F4A90137FF80808145D386EC.jpg

 

一如王羲之当年所述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景,亦显出景区的清静、幽雅。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9C3B13FAFF80808145C93C39.jpg

 

沿着曲折的石板路穿过了竹林,只见一泓清水跃于眼前,这就是著名的鹅池。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35D313E8FF80808145C93C39.jpg

 

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3E84ECD013EFF80808145D386EC.jpg

 

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A6E691442FF80808145C93C39.jpg

 

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8/0145D8A7C0281FA1FF80808145D5FB6A.jpg

 

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580313EDFF80808145C93C39.jpg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任会稽内史时,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7B5A13F7FF80808145C93C39.jpg

 

他的儿子王献之看父亲出去了,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因此此碑上的两字各有千秋,鹅字瘦长,看起来有着南方人的秀气,池字肥大,则显得象北方汉子那样的粗犷,由于是出自两人之手的缘故,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或二王碑。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8/0145D8A7D38C1FA3FF80808145D5FB6A.jpg

 

鹅池中几只白鹅悠然嬉游,颇有生趣。而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书法的真谛。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A5B7F1441FF80808145C93C39.jpg

 

过鹅池三折石桥,迎面便是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方,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御书

兰亭碑高219厘米,宽100厘米。行书“兰亭”,无落款,钤“康熙御笔之宝”印一方。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D15A1405FF80808145C93C39.jpg

 

文革动乱时期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其中字缺尾,字缺头,但古韵犹存。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A7A513FDFF80808145C93C39.jpg

 

80年恢复时,无论如何找不回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虽然已经精工相接,但旅游者总是深感遗憾,喜欢以自己的想象在缺陷处用手指去弥补摩画。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DF4B1406FF80808145C93C39.jpg

 

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成了君民碑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A39A1423FF80808145C93C39.jpg

 

小兰亭的西面是流觞亭,建于清代,是兰亭主要建筑之一。亭的周围木雕长窗,外面走廊环绕,古色古香,但这座亭已是厅的式样了。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9626141FFF80808145C93C39.jpg

 

这座飞檐翘栋、古色古香的建筑,正门的对联就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B1201426FF80808145C93C39.jpg

 

亭正面上悬一木匾额,流觞亭三个大字龙飞凤舞,是光绪年间江夏太守李树棠题。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7A701416FF80808145C93C39.jpg

 

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匾下巨屏为扇形的兰亭修禊图,再现了当年曲水流觞的情景。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8/0145D8A785B41F29FF80808145D5FB6A.jpg

 

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8/0145D8A7DBB41FA4FF80808145D5FB6A.jpg

 

兰亭修禊图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等人修禊雅集的情景,画中人物形态各异,或举杯畅饮,或低头沉吟,或援笔而书,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之间,或袒胸露臂,或醉意朦胧,将魏晋名士洒笑山林,旷达萧散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BE2F1429FF80808145C93C39.jpg

 

此图是明末清初一位画家的扇面画作,这是按原件复制的。

修禊图旁有一对联:雅集鸿文传百代,流觞韵事足千秋。对曲水流觞画龙点睛地进行了概括。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3E7B140DFF80808145C93C39.jpg

 

梦绕兰亭万里心,春风吹我到山阴。茂林翠敷三千树,曲水珠圆十万琴。

词客八荒寻凤藻,书坛一序耀龙琛。文章大块浮天地,付与诗人细细吟。----屈杰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4BB11410FF80808145C93C39.jpg

 

暮春初日碧云间,坐拥清流共急湍。为有兰亭能放眼,故教翠竹不遮天。

一身冷暖来心底,万类兴衰付自然。参得此中滋味透,袖风怀月化苍烟。----鹿祥兵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57531411FF80808145C93C39.jpg

 

暮春修禊踏歌行,芳野缤纷绮景明。曲水涟漪浮雅意,羽觞交晃叙幽情。

娇荷弄影同吟咏,疏柳牵风作共鸣。少逸兴酣挥梦笔,千秋一绝序兰亭。----方荣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6F0B1414FF80808145C93C39.jpg

 

我欲乘流逐逝川,亦为嘉客亦为仙。一天竹韵佐觞咏,四面风歌作管弦。

亭外青山邀首座,杯中心事诉云笺。墨花浸思涤尘虑,吟罢清波漱石眠。----魏艳鸣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87AE1419FF80808145C93C39.jpg

 

后面的《兰亭后序》是当年孙绰所作,清同治年间山阴县知事杨恩树所书。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A7C6B1445FF80808145C93C39.jpg

 

流觞亭里面还有《兰亭序》摹本,以及仿制的曲水流觞所用的蒲团、酒具等。

曾经曲水话流觞,自此兰亭透墨香。字比飞虹惊笔魄,书行舞练耀文昌。

千秋醉酒羲之意,一序情钟帝子狂。唯惜真传无觅处,烟霞满纸亦嗟伤。----马建勋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7/0145D3E82F1A013BFF80808145D386EC.jpg

 

仿制的曲水流觞所用的酒具

荟萃群贤三月中,流觞曲水绕兰亭。白云漫笼鹅池液,细柳轻摇袖底风。

笔走龙蛇留瑰宝,文涵金玉是书生。千秋经典右军字,天地悠悠翰墨情。----郭增吉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A4B7C143BFF80808145C93C39.jpg

 

兰亭前左侧,就是曲水流觞景点。在曲水流觞处,只见有平岗蜿蜒向南,两岸砌以石块,犬牙交错,清澈的山泉水潺潺流下。这是清代移来此地,在1980年再重建的了。据说绍兴当地自1985年始,每年的书法节也模仿王羲之等将酒杯置于流水中,行曲水流觞之雅举。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FF931408FF80808145C93C39.jpg

 

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组织曲水流觞活动就是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12171409FF80808145C93C39.jpg

 

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22A9140AFF80808145C93C39.jpg

 

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得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32BB140CFF80808145C93C39.jpg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应众人之邀,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着酒兴在集子之前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举世闻名的《兰亭序》就此诞生。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7A5ED13D8FF80808145C93C39.jpg

 

《兰亭序》也称禊帖,还称临河序,非但文采灿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绝,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也因此而成了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和江南的著名园林。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A29F11436FF80808145C93C39.jpg

 

千古兰亭万世尊,横空一笔镇乾坤。由来墨迹多规矩,至此碑林独共存。

问道先贤何以对,知之无我与谁论。悠然醉向苍天语,曲水流觞百姓魂。----拾叶者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8F0AB1407FF80808145C93C39.jpg

 

1981年三月初三,浙沪两省的27位书法家云集兰亭,建议建立兰亭书会82年经浙江文联批准正式成立。因此现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举办兰亭书法节,中外书法家都要来此饮酒咏诗,情况更胜当年。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A1DC21435FF80808145C93C39.jpg

 

兰亭的建筑布局是以流觞亭为中心的,前面的曲水模拟为当年王羲之邀集41位朋友举行流觞曲水的地方,曲水全长30多米。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A090C1430FF80808145C93C39.jpg

 

展开想象,当年王羲之和41位朋友列坐在曲水两旁,装有酒的在弯弯曲曲的水面上漂流,由于水流曲折,觞时留时停。当时的规矩是觞停留在谁的面前,谁就得赋诗,否则就要罚酒。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F837142EFF80808145C93C39.jpg

 

曲水是留在地面上的一条弯弯曲曲小溪,流觞指的是漂在曲水上的酒杯,临水而坐,一觞一咏组成了著名的曲水流觞。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9D1E2142BFF80808145C93C39.jpg

 

可以说,没有当时王羲之等人的曲水流觞活动,就没有《兰亭序》的诞生,当然也不可能有兰亭如今这样的知名度,曲水流觞应是兰亭景区的灵魂所在。曲水畔,常有风雅之人仿古流觞。

 

http://img0.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A3BCD143AFF80808145C93C39.jpg

 

安闲墨韵逗鹅池,古法寻真乐忘饥。会稽幽怀添一景,兰亭旷性得多师。

梦游砚海惟灯见,月伴诗心独酒知。漏尽三乘深有道,笔端造化出神奇。----寒石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photo/2014-05-05/0145CA27FAD113E3FF80808145C93C3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