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愕然了,这是我要找的地方吗?是我久别梦中日夜思念的地方吗?记得春光融融,三五玩伴,曾相约来这里踏青、放风筝;油菜花黄,曾在这里扑蝶,捉金八牛;麦熟时节,曾在这里逮蚂蚱、尖担;也曾和兄弟寻觅在这沟沟坎坎边,希望能剜到野菜,从而证实野菜已经被王宝钏挑尽的风传是无稽之谈
…… 可是,当年的踪迹却消失殆尽,丁点全无。
蒙眬中,我看到一座雄伟高大的城墙横垣在面前,巨大沉重的城门在轰隆隆的响声中被开启。那些贩夫走卒、推车卖浆、挑柴运枣者进进出出,熙熙攘攘,异常忙碌。叫卖之声此起彼伏,牛马嘶鸣嘈嘈杂杂。突然,远方尘土飞扬,有数十骑武士,飞奔而来,他们口中呵斥着,行人迅速避让到路边,有人喊“贵妃来也”。只见远远的旗罗伞盖遮天蔽日,骏马侍从威风凛凛,车流经过城墙东行,进入到一个花园。花园红墙青瓦,绿树葱茏;道路掩映,宫阙纵横。园门外矗立一座高大牌坊,上有皇帝御笔鎏金大字“芙蓉园”。继而,又有从监、侍者百余骑,簇拥一少妇飞驰而过,少妇白马银鞍,红衫绿裙;翠环云鬓,雍容华贵;素面白皙,不施粉黛,“靓妆盈里,不用帏障”,有人窃窃私语,“虢国夫人来也”。马队过后,留下一溜烟尘。
见有游人登上城墙,无人阻拦,我便随之登上城头。向东一望:宫殿连绵,楼阁起伏;绿树森森,环绕湖泊;碧水如镜,波光潋滟;笙歌画舫,悠游其中。舞呈“霓裳羽衣”,乐奏“望月婆罗门”……
芙蓉园南曲江流水潺潺,可见诸多文人雅士樽酒壶浆,饮酒作乐。他们身依大石,或坐或卧,足濯清流,舒畅襟怀,手持巨杯,且吟且歌,好不乐哉!身后有好事者好像认识他们,在一一指点,“……李白、杜甫、李商隐、张籍、元稹、刘禹锡、韦应物、温庭筠、卢照邻
…… ”
俄而,聆听身后有音乐声飘过,声自附近的庙宇,原来是好多文士雁塔留名。下的城楼近前一观,见有一二十余岁青年大笔疾书“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又署名“白居易”,自豪心情溢于言表。众人正在为此人喝彩时,忽见“得得”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青年峨冠博带,披红插花,两腮醉红,喜形于色,口中喃喃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忙回头问旁边的老者,他不屑地看我一眼,竖起大拇指,“不知道吗?孟郊学士呀!”
入夜,北方天空突然狼烟四起,乌云密布。继而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数千兵丁,炬密如昼,簇拥着一老儿,青衣青帽,仅携一女眷,惊慌失措,由夹城偷偷出逃,向西而去
……
天明,大批兵士胡服皮帽,杀进城中,顿时城内大火四起。
大臣、百姓来不及逃走,走投无路,哭声震天。颓坏的城头到处飘扬“安”字旗 ……
后来,城墙崩塌,楼阁荒废,湖泊干涸 ……
再后来,荒丘僻壤,蒿草丛丛 ……
忽然,我从蒙眬中清醒过来,我百思不得其解:盛唐近三百年,长安城池之大,城墙之固,堪称世界文明中心。而一旦大厦倾覆,偌大的城池、宫殿、楼阁,却最终一丁点痕迹也不曾留下。唐玄宗曾经励精图治,创造了盛唐伟业,但是后期腐化堕落。魏征曾经告诫唐太宗“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在唐玄宗身上得到了报应,前车之鉴,令人嗟叹。多年前,曾做短歌一首,录于后:
《长安感怀》
秦川八百里,千载帝都城。观华岳高耸,太白积雪莹莹,望骊山姿容,赏古渡帆影,曲江流饮兴浓。更有柳絮花飞满金城,草堂烟雾空濛,卧听暮鼓晨钟。
曾记周公九鼎,秦皇成一统。汉威震华夏,唐国运昌兴,血光中你来我往争霸雄,如今山川犹在,当年豪杰谁应?乐游原上,看荒冢垒垒,衰草丛丛。
是在遗址上新修的一段城墙
远景
见大明宫丹凤门是活动楼房,想这也可能是吧?
铜塑像
孩子真神气
王维铜像
金属门
吟诗坛入口,这是第二道墙
这诗坛录唐人诗三百余首
模仿天坛回音壁,从正面豁口可以看到还有一层。
诗坛有两层,这是最里面。
中间一层
可惜是电脑字,我不喜欢。
细部只照了这两幅
中间过道两米宽
除外墙是草书,其余三面墙都是唐诗。
最外面是张旭草书,有释文在旁边。
可惜释文没有照上
非一日之功呀!
漂亮!
如果没有释文,真不好认。
太多了,就照了这么几张。
曲江池内大桥
有意思!桥洞在水里有倒影,成了圆。
水中荷花
巨龙吐水,有气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