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眠之夜”在巴黎

(2011-10-13 04:26:38)
标签:

马莱区

蒙马特

紫色的雨

巴黎圣母院

阿莱贝公馆

分类: 巴黎印象

 “不眠之夜”在巴黎
不眠之夜的广告牌

“不眠之夜”在巴黎
蒙马特山脚下的街景
“不眠之夜”在巴黎
圣约翰教堂外景“不眠之夜”在巴黎
古老教堂里的现代艺术
“不眠之夜”在巴黎
百年老剧场 “不眠之夜”在巴黎
夜色下美丽的圣心教堂

“不眠之夜”在巴黎

奥古斯都.多美尔的灯光艺术,500支蜡烛拼出一幅一百年后(2111年)的星象图,纪念伽利略发明天体望远镜500周年(1611年到2111年)“不眠之夜”在巴黎
圣心教堂内部场景
“不眠之夜”在巴黎
蒙马特高地上的圣彼得教堂
“不眠之夜”在巴黎
这也是不眠之夜的一景
“不眠之夜”在巴黎
五彩缤纷的光圈和美好的愿望
“不眠之夜”在巴黎
熙熙攘攘的游人
“不眠之夜”在巴黎
蒙马特高地上的餐馆
“不眠之夜”在巴黎
闻名于世的画家在这个餐馆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不眠之夜”在巴黎
蒙马特高地街景
“不眠之夜”在巴黎
利沃里大街居民楼里的重金属音乐会
“不眠之夜”在巴黎
马莱区公馆
“不眠之夜”在巴黎
马莱区街景
“不眠之夜”在巴黎
马莱区街头一角
“不眠之夜”在巴黎
这个业余模特形象不错啊
“不眠之夜”在巴黎
阿莱贝公馆前的拥挤
“不眠之夜”在巴黎
这张照片在网络上下载的,原来公馆内是这样的场景。排这么长时间的队,值不值?
“不眠之夜”在巴黎
已经是半夜时分,很多人临河而坐,享受着不眠之夜的快乐。


巴黎的文化生活真的丰富多彩,刚刚结束了文化遗产日, 101日巴黎人又迎来了“不眠之夜”。“不眠之夜”(NUIT BLANCHE)是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在2002年提议举办的,为的是丰富巴黎人的文化生活,彰显巴黎现代文化艺术的魅力。从2002年起年年举办,节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今年有250万人参加“不眠之夜”,可见魅力无穷。

 

   如果说文化遗产日人们欣赏的是凝固的历史,品尝的是文化艺术的陈酒。那么“不眠之夜”则展示了现代世界文化艺术的前卫、时尚和幻想。今年的“不眠之夜”在巴黎四个街区举行,来自世界35个国家的艺术家带着自己的艺术作品参加了不眠之夜的活动。

 

 

 

 

   每年的“不眠之夜”活动从晚上的8点开始,华灯初上的巴黎是另一番景象。我们选择了去蒙马特高地观光。蒙马特高地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我非常喜欢它,20多年里,无数次去那里散步,去那儿观赏,每一次都有惊喜,每一次都有感想。但从来没有在夜色里游览过蒙马特高地。出了阿贝斯地铁站,已经感受到蒙马特街区的热闹,路边餐馆和酒吧露天座上已经坐满了人,人们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观看着南来北往的人流。行走的人随心所欲地走进了自己喜欢的艺术场所。

 

地铁站对面的圣约翰教堂是巴黎唯一一座金属结构的教堂,教堂内人声鼎沸,走进一看原来是现代雕塑艺术在教堂里展出,教堂三面墙壁上几乎没有亮光,灯光从一侧的墙上宣泄而下,照耀在教堂中间的雕塑上,明暗相间,古老与时尚相配,给人无限的艺术想象。与教堂一墙之隔的是一个百年老剧场,今年第一次参加不眠之夜的活动,向公众免费开放,剧场空间不大,有上下三层,除中间的位置外,左右两边都是包厢。那天没有演出,银幕上放的是老电影,我东张西望,发现大部分人都同我一样,无心看电影,只是感受一下老剧场,踩在咯吱咯吱作响的地板上,有时光倒流的恍惚。

 

“不眠之夜”的亮点在山上。排队乘缆车的人实在太多,我没有等候的耐心,直接走上山的人行楼梯,看着年轻人三步并着两步轻松而上,自叹不如啊。气喘吁吁地登上山顶,眼前是黑压压的人群,露天音乐会在圣心教堂前举行,人们在漆黑的夜色下聆听着悠扬的音乐,美妙无比。教堂前的台阶上坐满了人,没有空余的位置,我们只能离开。蓦地我发现山脚下有无数的烛火在黑暗中燃烧,原来是艺术家奥古斯都.多美尔用500支点燃的蜡烛拼出一幅一百年后(2111年)的星象图,烛火在黑暗中幽幽地燃烧,给蒙马特美丽的星空带上了诗意浪漫的色彩。

 

灯光照耀在教堂的圆顶上,夜色下的圣心教堂异常美丽,教堂内外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厚厚的大门阻隔了外面的音乐和喧哗。教堂内神父正在虔诚地布道,信徒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沉浸在与上帝灵肉合一的喜悦中。抬头仰望穹顶,栩栩如生的耶稣高高在上俯视着人间,顿时觉得人是多么的平凡和渺小。

 

平时不开放的圣彼得小教堂正在放映现代电影,显得有点不搭调,花园一角竖立着一副画,画面的色彩鲜艳,风格简洁,这样的作品也是不眠之夜的一个景点,不喜欢的人可以视而不见,喜欢的人会静静地驻足观赏。花园出口处有个摊位,五颜六色的光圈闪闪烁烁,走近观望,一串串彩色的光圈上贴着人们书写的美好愿望,据说这样做会心想事成。相信的人还真不少,我看见不少人在一旁快速地书写。

 

蒙马特小街小巷和画家广场上,到处是酒吧是餐馆,19世纪20世纪莫奈、梵高、高更、雷诺阿、毕加索、达利等一大批画家常常在这些酒吧餐馆里聚会和切磋技艺,一个个奇思妙想的灵感在这儿闪现,一幅幅闻名于世的画作在这儿诞生,蒙马特是欧洲画家艺术家的伊甸园。全世界的游客都喜欢来此一游,感受浓浓的艺术氛围,寻找著名画家艺术家生活的场景和足迹。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蒙马特高地,我们乘车去另外的街区参观。市政府和马莱区是不眠之夜的四个街区之一。还没有走出夏德莱地铁站,振聋发聩的重金属音乐已经一阵阵地传来,原来地铁站不远的大楼里有现代音乐会在演出,马路上不少人抬头仰望,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欢呼一起跳跃,场面非常热烈,我不喜欢重金属音乐,不想留下来欣赏。慢慢地行至市政府,心里一直在犹豫,是去市政府大厅看英国电影《猎豹》,还是去马莱区的阿莱贝公馆欣赏艺术家皮耶尔.阿多文的灯光作品《紫色的雨》,最后还是选择了《紫色的雨》。

 

马莱区是巴黎重要的历史街区,有着众多的公馆。18世纪19世纪建造的公馆都是当时达官贵人的豪宅,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渐渐地成为国家和市政府的房产,并改建成博物馆、档案馆等历史文化机构。临近午夜的马莱区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人们不约而同地向阿莱贝公馆走去,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了一条排队的长龙,心里有点纳闷,这儿离阿莱贝公馆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队伍应该不会是看《紫色的雨》吧?问了一个排队的年轻人,回答是参观阿莱贝公馆的。粗粗地估计,大约需要排上23小时,我望而生畏。排队的几乎都是青少年和年轻人,他们三五成群地一边排队一边聊天,“不眠之夜”为他们创造了可以通宵达旦的快乐。离阿莱贝公馆越近人越多,最后是水泄不通,我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终于挤到了阿莱贝公馆的门前。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还是看不见,此时恨不得自己是姚明,可以居高临下可以一览无余。透过人头的空隙,我看到了阿莱贝公馆里一片紫色,有点朦胧,有点诗意,有点神秘,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到。

 

马莱区也有不少景点,有的景点前几年已经参观过了,有的景点进去一瞧,却看不出什么大的名堂。路过巴黎圣母院时,顺便进去逛逛,今年圣母院没有“不眠之夜”的节目,教堂里冷冷清清,只有不多的人在观看介绍巴黎圣母院建筑和历史的纪录片。

 

夜已经很深了,没有勇气继续参观另外两个街区。不过我心满意足,毕竟观赏到了“不眠之夜”最美丽的夜色和节目。

 

 

                                                                          2011年10月12日

 

1,NUIT BLANCHE,有人也翻译“白夜”,“不眠之夜”节目的规模都很小,但内容很丰富涵盖现代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雕塑,绘画,舞蹈,音乐,光影技术等等。

2,不眠之夜已经被法国其它城市和其它国家的某些城市效仿。

3,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六举办不眠之夜,不眠之夜从周六晚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周日早上7点。

4,与景点相连的地铁通宵运行,而且免费开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