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由等高线生成DEM的方法

(2015-02-02 21:10:22)
标签:

转载

分类: ArcGIS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是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它主要是描述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是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然后进行数据内插而形成的。

通常,我们获得DEM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下载现成的DEM数据,比如说SRTM和ASTER的数据,另一种是通过等高线生成DEM,今天主要说说在ArcGIS中,如何用等高线生成DEM。

比如说有某个区域的等高线,如图一所示:

(1)首先我们要将等高线转换为TIN。在ArcGIS中,加载3D Analyst工具条,按照图二,依次点击3D Analyst—>Create/Modify TIN—>Create TIN from features…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Layers(图三④处)中勾选需要生成TIN的等高线图层,在Height source(图三⑤处)选择存储等高线高程的字段,在Triangualte as(图三⑥处)中选择边线类型,最后,设置TIN的输出路径,点击OK即可生成TIN。

http://sunzx.qiniudn.com/wp-content/uploads/2011/08/text046003.png

图三    Create TIN From Features对话框设置

(3)将TIN转为GRID。点击图一①处,在下拉菜单中依次选择Convert—>TIN to Raster…打开TIN to Raster对话框,在其中进行如下设置:

在Input TIN中,选择要转为Raster的TIN;在Attribute中选择Elevation,意思是Raster的像元值为高程,此处还可以选择Slope(as percentage)、Slope(in degrees)和Aspect,即坡度(以百分比表示)、坡度(以度数表示)和坡向;在Z Factor中设置Z因子,即高程因子,此处默认即可;在Cell size中输入像元的大小,此处要注意,像元大小的选择要合适,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了会增加数据处理量,太大的话会降低数据精度;最后在Output raster中设置输出的路径和文件名,点击OK即可。

至此,就将等高线成功的转变成DEM了。下图为转换成功后的DEM进行了渲染。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