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不过夕阳红

(2022-06-28 07:17:54)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杂谈

最美不过夕阳红

闽南话说“果子末卡好吃粿”,意既季末仅存的少许水果,特别地硕大香甜。我们常见的龙眼荔枝番石榴等,皆有这种现象,因为整棵果树的精华,都汇集到它们身上。闽南还有另一种说法,人生七十才开始——这源于姜子牙的典故。中国还有一首歌,流行了三十年,并随着进入老年社会,现在还越唱越火红——那就是《夕阳红》。

一个人出成绩、结硕果,除了壮年,再一个就是老人阶段。因为30岁前,读书工作、结婚生子,顾此失彼。除了软件网络的开发等特殊项目,多数领域的研究,均需在30岁以上才能进入稳定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十而立。一般说来,人上了退休年龄,一方面有稳定的收入,无需再为五斗米折腰,不必看别人的眼色,完全可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另方面子女也已成家立业,无需为他们操心,只要你愿意,确实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履心中愿。而且人到老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人生经验丰富,工作能力成熟,这时的研究事半功倍。如果能有高效的二三十年,完全可能超出前60岁前的成果,说不定还能活出两辈子的价值。对他们来说,人生的下半场刚刚开始。

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衰老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因素和认知限制。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教授,集30年的研究与实践,创造了“可能性心理学”,写出《专注力是与岁月对抗的力量》专论。其研究假设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有可能。而核心概念则是“专注力”——就是一种简单的实践,要时常去留意新的事物、积极寻找差异;让自己对人和环境重新敏感起来,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形成新的视角。

她实验证明,老人们只要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身体便会做出相应的配合。艾伦·朗格教授的结论是“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真正抑制我们潜能的是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致使人们固执地认为: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思维定势极具杀伤力。如果我们能够主动驾驭自己,对自我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就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年轻和长寿。

其实大器晚成,更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在众多的领域,老年时段才是名副其实的丰收季节。不少人是在老年阶段,才进入研究的佳境,及于成果的峰值。许多科学家、艺术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人类为社会再作贡献。他们根本没有退休的概念,一生只有工作再工作,永葆青春的态势,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果齐白石只活60岁,谁也不知道齐白石。他早期作品,比较平常,缺少特色。到了60岁以后,齐白石的绘画和书法风格大变,精彩纷呈,趋于成熟,“衰年变法”使其独树一帜,终成现代中国画巨匠。而且齐白石的婚姻生活同样相当地励志,他57岁时再娶了18岁的胡宝珠,21年里他生了7个孩子。到93岁时,齐老还张罗着迎娶22岁的漂亮姑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从2000年他70岁开始,及其团队研究的杂交水稻屡破水稻单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1149公斤等世界纪录。到袁老过世前的2020年,杂交水稻双季亩产更是突破1500公斤大关,20年翻了2倍多,可以多养1亿人口。也是在2020年,袁老水稻研究组采用高新技术,终于培育出一种高抗盐水稻品种——天龙优619。据测算,我国有约3亿亩盐碱地具有改造潜力。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能再养活8千万人口。为中国端牢饭碗,加上了双保险!

最美不过夕阳红,晚开的花更绚丽,陈年的酒最醇香。多么励志的宣言,多么美好的意境。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齐老、袁老等一大批艺术家、科学家,以他们的人生实例,印证了老年人的超极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白活一回
后一篇:规避退休杀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