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双安平四

(2022-06-05 07:09:46)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分类: 五里桥畔

两岸双安平

台湾的安平,是历史上台湾开发最早的区域,连横的《台湾通史》将安平县列为“疆域志”的首篇,他开宗明义地说“安平为全台首善之地,开辟最早。荷兰之时,筑垒于赤嵌社,台人谓之赤嵌楼,则今之县治也。”现存的安平古堡,位于台南市安平区国胜路82号,原为荷兰驻台第一任总督逊克所建“奥伦治”城的一部分,于1640年竣工,并改称为“热兰遮城”。

康熙元年(1662年)月,郑成功改热兰遮城为“台湾城”,月改台湾“安平镇”,故又有“安平城”之称郑氏王朝三代统治者均驻居此城,故又叫“王城”,这就是现今“安平古堡”这个名称的由来。《台湾通史》对此有详细的记述“延平郡王克台之后,建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二县,改一鲲身为安平镇。安平为泉州安海之名,延平起师之地也,入台之后,移置于此,又建桔柣门,以存故土之念。”

台湾安平的生活习俗、处事法则,均延续泉州安平的传统,尤为尊儒重道,能贾善贸,同西岸的安平一样,东岸的安平也是古代台湾的商业重镇、贸易港口。连横曰“夫安平镇为互市之口,驻领事,设海关,以振兴贸易。故台南商务冠全台,犹不失为富庶也”。其民风淳朴、义利并举,“而土尚膏腴,人怀礼义,游于庠,农歌于野,商勉于廛,工集于肆。”安平港是府城门户,台湾城自荷兰、明郑以至清代,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皆有重要的地位与非凡的价值。

台南市的安平区是台湾历史文化的起点,代表开台的历史缩影。近四百年兴衰,累积了丰富的人文资产,但时间催城老,其建筑物老旧,亟需城区改造。由于安平区拥有安平古堡、亿载金城、台南运河等丰富文化资源,因此在城区改造规划中,政府定位为“开台历史文化在安平的文化园区”,将观光游憩特区定位为国际观光海港走向,采取“文化行销城市”的策略,将现代管理哲学融入古迹管理中,全面活化古迹,让台南市宛如一座大型的城市博物馆。“安平港历史风景区”投资数十亿元新台币,由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王明蘅负责设计规划,以重现安平港与民居聚落、文化资产关联为主轴,将其分为历史保存、自然保育、文化设施及产业文化旅游四大类。

由于高度尊重地区文化及历史纹理,对老旧建筑分门别类,依次进行维护、整建、或重建,重视环境改造,留足发展空间,创意产业与其周边历史文化相配合。在旧城改造与旅游开发这对矛盾中,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因而“安平港历史风景区”的开发,获得美国水岸中心“卓越水岸设计计划类”国际奖。台南市是惟一获得此奖的亚洲城市,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开发确立了范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岸双安平三
后一篇:两岸双安平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