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三
(2022-05-02 08:03:26)
标签:
历史情感 |
分类: 杂谈 |
心愿
三
8日上午仍起大早,7时未到,即赶到目的地。掘墓人已在附近等候,原计划先拾父母的风水,再起先祖的皇金。但吉时未到,需要等候。拾骨师傅,建议调整程序,由近及远,找墓尽礼,挨个上香烧金祭拜。一轮过后,时间亦到,8时准时动土开掘,起出五粒皇金——分别是曾祖父母、祖父母、外祖母。逐个打开金盖,可惜曾祖母还是有姓无名。
9时许,开挖母亲的棺椁,没有进水,情况不错。随身的玉镯完好无损,我随手递给同行的二姐,裁定由她应得——母亲病重时,二姐的陪护时间最长。我给母亲的那块红旗牌机械表还熠熠发亮,抬起母亲的头骨时,即见老婆赠给她的一只金耳环。为赶时间,我决计不再找寻另一耳环。
父亲的坟墓地处低洼,旁边都是菜地水坑,且时间更久,我担心非常。开棺的那一刻,我孤悬的心总算放下,父亲的遗骸品相,并不亚于母亲,大骨均在。只是当时入殓时不具常识,穿着带纤维的衣服,造成颈椎到胸部的骨头严重腐朽。山上事完,未及十点半,带着先祖的七具遗骸,前往风水师的工作室,由于大家都忙,随行的仅我夫妻及三嫂三侄四人。
父亲在世时,每逢清明之日,由其带队,进山扫墓。先祖的墓地散落各处,分别在凤山、北广、梅花等地,经常要耗时整天。一年大雨,外祖父的墓地被冲平,再也无处寻找。父亲遂决定为所有的风水拾骨,集合下葬。由于父亲的决断,幸而拾得曾祖父母、祖父母、外祖母5具遗骨,统一定点下葬在风山,为我们后来扫墓提供极大的方便,两个小时即可完成。
我当时十几岁,印象极其深刻,一块比较完整的棺材板,由我步行从山上拖回。此板一直到我成为木匠后,钉成墙围的门板。当时的金坛墓穴,选择凤山高坡,现在起出的皇金尽皆完好,但迁居新地,我决定将他们悉数更换。这样风水师就必须将陶罐中遗骸,掏出铺平,重新摆布。我便有幸一睹先祖造型。他们5人,外祖母最晚过世,却也是在我出生之前,可能当初的墓葬低洼,最为残缺,仅剩半个骨、三两腿骨。其遗骸他形状皆备,特别是祖母,亡故至今,已逾百年。由于年轻早殁,品相最好,骨质最佳,连风水师也不禁夸赞起来,称其身高在1.65以上,还是个美人骨骼。红颜薄命,她在父亲3岁时撒手西归,确切的时间应为1917年,距今105年。由此留下许多历史故事、家族恩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