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播:08土地市场回归理性 09下半年或见底反弹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全经联动态 |
http://newsimg.focus.cn/zjmnewsimg/newsimg_t_123112/292281.jpg09下半年或见底反弹" TITLE="现场直播:08土地市场回归理性 |
北京顶秀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虎 |
http://newsimg.focus.cn/zjmnewsimg/newsimg_t_123112/292280.jpg09下半年或见底反弹" TITLE="现场直播:08土地市场回归理性 |
北京远东新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炜 |
【刘新虎】:供应量上不会井喷。看到08年的成交趋势以后,现在对于土地市场来说,供给是大的,需求是小的。从政府层面上也要控制这个。另外,我们这一轮的调控下来以后,大家对未来的预期至少不明朗。所以在拿地的热情上面,不到一个合理的价格上不会下调。
http://newsimg.focus.cn/zjmnewsimg/newsimg_t_123112/292278.jpg09下半年或见底反弹" TITLE="现场直播:08土地市场回归理性 |
世茂集团华北区域开发经理谭会军 |
【刘新虎】:我们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定位很关键。至少现在不太明朗。包括明年我们还要供850万的限价房,这都是不太清楚的。至少政策执行上面没有讲得太清楚。一个是限价房的供应量,前两天我看中央二台财经频道关于长沙市场的采访,我觉得他那个很现实,北京也一样,限价房第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现在房地产周期的问题。如果06年拿的限价房,07年拿的限价房,包括西三旗的项目,只要是在08、09年上半年要交工的项目,我们如果说排除一些其他的东西,纯数据上计算,基本上都是在赔钱。因为他在成本最高的时候拿的地,市场在下降。假如说现在地价有一个问题,我们考虑它的定价怎么定。如果投一个限价房的话,3%的建造成本过程根本不能够控制,绝对不能够屏蔽掉我的市场风险。第一点出现的问题,要么是政府去干,代建制,我实报实销,我就要3%的管理费,这是一个模式。第二个模式就是我只能多做一个环节,尤其是现在市场环境,我要把这个空间做出来,尤其是一些灰色的东西。我们定了一个限价以后,尤其是在市场回归理性的时候,但凡我们要把这个利润稍微提高,有一些灰色的东西,我们就可能出现广州出现的情况,倒挂了。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么是政府干,要么是市场化操作,干脆补钱。要么我直接买现房。因为只有我们缩短交易周期,才能解决我不可预见的东西。我在这个基础上怎么来控制我的价格,如果不要这个的话,我老在两年以前,把价格定死了,再去干的话,肯定会出现问题的。
【姜炜】:限价房制度出台以后,就会面临这个问题。限价房出台的目的是什么?
【主持人】:明年还有850万的保障房,这么大的土地供应量,包括以后可能会占据市场三分之一或者更大的份额,会不会开发商在这种发展模式,会不会倾向于保障房的这一块?
【刘新虎】:如果政策不明朗,没有人敢进去。我个人感觉有几个问题是重新要商榷的。第一个是配建,这个政策能够执行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第二个是90平米的问题。现在这么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都是90平米。大量的限价房也都是90平米。现在商品房有70%是90平米,不可想象几年以后我们的产品同质化是什么昂的现象。
【谭会军】:中国城镇人口,在座的很多人都是有房子的。我可能住的就是70平米,我必须要改善,我肯定要改善120、110,我无法改善。想换房的人没有房换。有钱的人已经换完了。中等收入的人也就不换了。什么需求?80后需要房子,农民兄弟需要房子,但是他买不起。
【姜炜】:现在咱们的问题是,有房的就永远住你那套房,你也不需要改善。改善的需求在制度设计层面上不被认为是必然要存在的,不被认为是合理的需求,首先这一条就有问题。商品房就应该是改善性需求对应的产业。真正的保障房、低端的产品应对的是新进入社会的学生、新进城的这些人。我们这个市场整个结构上并没有完善,所有的商品房,7090以后,面对的是新增户,二手房也面对的是新增户,改善性住房的供应没有。高端还是高端,你会发现改善性住房,到大户型的时候,是很坚挺的,全都集中在这一块。所有的房子都是面对着新增供给来的,新增供给的支付能力是最弱的。而二手的老房子成交量带不起来。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很多开发商只能面对市场的真正的需求去做一些动作,但是这些动作受政府政策的限制。
【刘新虎】:你做违规的东西肯定会付出很沉重的代价。包括我们原来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配套不全的东西。最重要弥补这些东西的话,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包括你说的,有一些开发商是怎么解决产业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现在放贷不支持,你买第一套房子可以,第二套房子不可以了。这种需求还是没有正常的解决。包括还有一些问题,关于你合并以后,一些公摊问题怎么办?设计的问题怎么办?结构上怎么办?我们现在推动的,还是回到我们政府在制订一些规章制度的时候怎么引导。不能老是就现在这个问题来解决现在这个问题。
【姜炜】:首先整个市场的整体格局处理好了,土地市场是跟住宅市场是对应的。跟成品的商品房和保障住房是对应的,你才有了土地市场的合理化。就像一直说的现在面粉比面包贵。前两年小麦的成本也很高,现在不能说我卖面粉的时候比小麦卖得还便宜吧?
【谭会军】:我一个朋友做拆迁,一平米达到四万。
【姜炜】:现在拆迁户也不愿意了,现在你付的拆迁费比07年少多了。一级开发本身难度就增大了。
【谭会军】:包括这几年,有很多地块是毛地出让的。土地是开发公司名下的,但是地是租给人的,还没有拆,但是你现在拆不动。城区的土地供应量是越来越低的。
【姜炜】:831之前已经把好拆的地都拆完了,现在越来越难拆了。
【刘新虎】:07年到08年上半年,土地拿地的情况溢价很高。土地出来的成本加利润,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个合理的水平。但是溢价这个部分是不可控的,完全看现场的竞拍情况。包括我们了解到的去年有一些上市公司,据说拿地的时候是2.5倍以内的都可以拿。底价2.5倍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一轮我们原有的合理成本加合理利润,出现了1.5倍的溢价。在合理的情况下无形中有加了一些。我为什么说回归理性?我们的成本是刚性的。我们的地价,即使我们原来的利润做得高一点,现在市场不好,他会降一点,这种空间比起溢价的比例来说,还是小多了。从现在拿地的时间上来说,如果他是在一个基本的底价加微利来说,长远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中国土地永远是稀缺的。新农村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解决掉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的收入要提高的。农民原来的预期是什么样的,现在的预期肯定是比以前要高了,这是刚性增长。第三个就是拆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不可能比去年还要低。从这几点构成土地成本的因素,都是刚性增长的过程。我们未来取得土地,刨除现在这种非正常的情况,理论上分析,我们土地肯定是刚性增长。
【刘新虎】:我个人感觉,08年下半年已经代表了市场比较真实的情况。09年不会比08年的市场更好。09年大家更回归理性,也不排除到下半年有一部分人会进来。因为市场转暖以后,大家毕竟感觉到,成本的定价只有在市场最不好的时候展现出来。他实际上一直在关注土地市场,只是他觉得什么时候进去是最合适的。从我们来感觉,包括现在我们中央推出来的一些政策,开发商也在降低预期,回归理性,整个市场在回归理性的情况下,成交量上来,市场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毕竟这个行业要有长远的发展。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能不能再平稳的运行上去,最主要是政府要理性。包括保障房这一块,他到底要怎么做。因为我们今年据说09年850万,按照现在的供应量来看,可能超过了50%。政府的政策已经直接把市场行业的发展定性了。09年上半年数据上面可能会更严重一点,这样的话,08、09年来看,整体房地产市场不会比08年好很多。政府成为第一大开发商,因为他绝对垄断了,850万的供应量可以左右这个市场。开发商更看不清未来的市场,会更慎重。如果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考虑得比较理性,考虑到行业的发展、长期的趋势,大家可能会有一个很好的机会。
【谭会军】:09年的土地市场,我们的部门经常会有一些讨论。很多观点我跟刘总是很一致的。因为我们公司是做高端的产品。低端,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我们公司很难涉足。09年,我们认为可能是在五六月份的时候,或者说四月份的时候,会是一个短期的低点。我们个人分析这是一个低点。8、9月份根据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如果不错,很多公司有钱了,土地会跟着往上涨,但是到09年底的时候,我们认为土地市场还不会特别好。但是有一点,土地毕竟是稀缺的,尤其是在北京。我们现在关注的是一线和二线城市,北京有两千万人口,现在地铁挤得那么多人,那些人都需要住房子。政府如果今年能够供应出850万的房子,这个房子能够供应出来,肯定是稀里哗啦,没有人要,不管是我们做高端的公司,还是小公司,真的很难做土地,很多地方你又拆不动,刚性成本在那里。这些人需要钱去拆,需要开发商付给他很多钱,市场又不是特别好。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所有的预期都往下降。被拆掉的人的预期往下降,政府的土地价格往下降。开发商也找一个平衡点。是不是09年就到底了?还是到2010年?我现在不好判断。因为现在很多公司都没有钱。去年是土地为王,今年是现金为王。去年很多公司都是土地为王。今年很多公司的市值都降了60%、70%、80%。还是不上市的国企很好。我们经常在一起聚,我们这几家公司如果坐在一块,可以占北京市的30%到40%的份额,大家都在调整、休息、观望。
【姜炜】:也跟上市企业本来的资产负债率有关系,资产负债率本来就很高了。如果是现金为王的角度来说,这些企业都处在危险的边缘,都想找一些现金来还债。
【谭会军】:很多上市公司都有五年、六年的土地储备,钱也花了,地也拿了,现在就是倒挂,我就把地消化。现在国家也规定,必须一次性交清,两年内必须开发的,一堆的政策,你想想这些公司他要活。
【刘新虎】:那一轮的拿地的情况是对市场非理性的预期,我拿了以后马上就出去了,我马上就可以从市场上融资。但是现在市场预期一下下来,这跟很多人的预期都不一样。
【姜炜】:前两天一个项目上市,大家认为这个项目的价格卖得很合理。我们一问他们当初的预期,他们说,不提了。现在实际的价格远远的低于预期。都说房企年关日子难过,所以敏感的在于上半年的信贷。
【刘新虎】:我们相对比较谨慎一点。我从07年的时候,我们在售的楼盘,07年我们觉得预期不太好,07年4月份的时候我们把战略全部调了。07年11月份把所有的都出了。拿了地以后都没有再动了。另外,我们07年也拿了一块地,在怀柔,现在在做这个项目。拿到地以后将近四个月没有动,我没有想明白。因为我1.2的容积率,要怎么做。
【谭会军】:我们世贸07年卖了35个亿,全部卖光了。奥运会以后留了五套,奥运会以后几天都没有了。
【刘新虎】:另外,在一些新兴城市,还是回归理性,调低预期。为什么我一直对郊区的市场比较有信心呢?那一轮涨价没有赶上,你再涨,老百姓的购买力不支持你。外来的人没有人会抬你的价格。在定位的时候,第一还是改善性的客户。引申到新兴的,在北京的二线,相当于郊区的周边产品,他受市场影响不会太大,只要在成本定价的基础上,你拿的地不会比这更便宜。我现在开工的,我现在建完的,别人建完也不会比我便宜,因为我奥运以后开工。所以我在这一段做出来的产品,我认为成本也有优势,土地也有优势,又有一个合理的市场。
【谭会军】:有合适的地,我们还是会拿的,义无反顾,有危才有机。
【姜炜】:09年会有一拨抄底。土地也有、房子也有,只是看你的底是不是抄得准,一个是跟宏观的大环境有关,另外是有一些运气的成分。
【刘新虎】: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个人来说。对房子,我感觉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抄到底的,但是一定是在你的合理预期之内。你毕竟不是专业的。有一句话,股市不由你,土地市场也是这样的。你认为我值了,我就放五年。
【姜炜】:各家公司不一样,各家公司有自己的操作模式。现在你手里一点土地也没有,你要生存,你就要去做。
【刘新虎】:现在还有一个趋势,现在很多中小民企在向二三线城市去做。我最近去沈阳下面的一个县城,那边的房子卖到三千块钱,画图纸就可以卖了。你知道那边的土地多少钱?不会超过40万。我一算这个利润率太高了。政府说,你来可以,这个免了,那个也免了,一算真的没有钱了。
【主持人】:关于保障性住房市场的份额问题。担心可能会有去市场化的趋势,可能在明年或者是后年的时间市场会有50%。开发商的定价进一步被压缩,他们考虑往高端、商业上的走,中低端的市场可能就要放弃掉。他们会往三线、四线城市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选择自己的出路和商机?姜总最后帮我们看一下09年的市场,对开发商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姜炜】:我知道现在有一些开发商干脆保障房往市场上走,也有一些开发商有这个选择。开发商可能会有几条出路,小的可以离开这个市场,不做了。如果做,你非要从新供的土地里面生存,第一方面,你要不就走到保障房的市场。另外还是继续走商品房。我希望政府可以有一个调整,当保障房占到这么大份额的时候,对商品房原来的种种市场的限制应该逐步的松绑,比如说户型、面积、房贷的限制。它既然是一个商品房,你就应该尊重它市场的属性,让它自己来做。原来我们对商品房的限制都还在的时候,保障房上来,纯粹对商品房是一个冲击,这是两个不同的板块在互相的冲撞,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和生存。这也是开发商现在看不清楚市场、不投入的大的原因。如果你的保障房将来真的要占据半壁江山,这种趋势看来是有。真要到那一天的时候,另外这一半商品房,能不能就是一个商品,就是市场化的东西,没有那么多限制,户型你愿意做到大做到大,你愿意怎么卖都可以。这样才真正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合理的市场。现在我们看到的土地市场,建商品房是从土地市场直接传导过来的。土地出让的时候连户型、户数、套密度都给你定了。在这个情况下,开发商本身操作的空间很小。
【谭会军】:我们公司很多是做商业地产,目前我们有三百万的商业持有。商业地产我们认为是一个趋势。因为它确实回报率很慢,但是我至少扛风险的能力稍微强一点。
【刘新虎】:引申到现在来看,美国的模式,尤其华尔街模式对我们传统经济的模式是两个判断。虚拟经济可能回报率很高,但是风险很大。拿到房地产行业来看,我打一个不准确的比喻,商业地产可能相当于传统经济。住宅市场,在短期内,尤其在这几年内,更多的像一些资本市场,用现金流快速的赚取暴利。但是暴利不可能永远存在,资本也一样,它最终会回归。回归的时候有可能一些比较快的,现在就有一些人被套在里面了。甚至有一些倒挂的现象。当然有一些人要进保障房,从我们来说,一个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我冒着3%的风险我要进去。另外一个,如果规则不明,从战略上考虑,包括上市公司,大的投资公司来说,他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因为他根本不可控,对股东没有办法交代。比如说09年上半年进去了。所有的物价指数比较低,你拿地进去了。开工的时候是半年以后,真正在施工的时候是2010年,如果四万亿拉动起来的时候,很多物价都要上去,你的3%肯定是成为泡影。你的董事会会通过吗?
【谭会军】:很多公司考虑做东西不一定要做高端,但是一定要做性价比比较好、交通比较便利的,规模可能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以前大公司都做一百万平米、二百万平米。现在可能变了。我觉得现在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想法,第一个,土地价格比较低。第二,还是要以住宅为主。第三,可能付款还是比较灵活一点。第四,容积率不要太高了。今年很多外资的钱都进不来,而且都要考虑生存。这几个条件如果都可以的话,还要交通便利。这种地块上哪找去?现在在北京市场上流动的土地,都是打×的地。至少北京市场我很清楚,确实没有什么好地了。所以我们只能从土地市场拿,土地市场现在很多都是两限、保障房。
【刘新虎】:今天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市场预期不好的情况下,两限房包括指标方式、以后的规则都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姜炜】:土地供应目标,也足够政府部门忙很长一段时间。
【刘新虎】:如果你规则建立清楚以后,不一定说开发商不干。但是关键是,问题在于,你要让他感觉到,你不能把风险转嫁给他了,利润又没有保障。你把价格、最后实现的利润都定死了,但是中间价格波动我都不管了。
【谭会军】:包括清河,回龙观16个亿的,也是这样调。
【姜炜】:地价是成本,真正的利润就是地上你允许我做的产品。
【谭会军】:这些地块都是原来的开发公司拿了,政府没有赚很多钱。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就北京土地市场,包括08年的总结和09年的展望,做了很详细的分析。09年就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我希望09年在回归理性的过程中,对今后房地产市场还是起到健康的正面的作用。今天非常感谢全经联的三位核心朋友来到我们焦点网做客,希望今后我们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也希望给业界带来很多专业的分析和指导的意见。我们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感谢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