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山丹牧人——
纪念《山丹牧人》画册出版五周年
作者:蒲兰山
是祁连山给了我们坚强的臂膀,是大草原给了我们宽广的胸怀,是牧马人的精神激励我们成长,是军马场给了我们生命的坚强。
回首祁连山下,在青春洒落的地方,难忘牧马人的精神,给我们留下难忘的记忆。2007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见报端某省摄影人为老红军拍纪念照作永久的纪念。受感染想为当年的老牧长们拍肖像、出画册作为永久的纪念。此想法一经提出,得到姚安治、老左等老友的赞许,将此想法汇报给时任山丹马场三场的书记于景龙、场长尚红军,得到其赞许和大力支持。当时画册暂定名《百位牧长》,后经场研究定名用毛体《山丹牧人》。以纪念为军马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经近一年时间筹备,于2008年7月开始在马场实地拍摄。
2008年7月,摄制组一行五人(蒲兰山、姚安治、左树华、顾伟伟、刘雅茹)前往山丹军马三场,按马场提供的人员名单开始拍摄。这是第一次为基层牧工拍摄写真照片。老牧长们都非常激动。拍照时,他们都换上了新衣服,有的眼含激动的泪花,连声说:“你们想的真周到”。我们分别在三场场部、退休人员集中的民乐县城、张掖干休所、山丹县干休所等地进行了采访和拍照。老牧长们都深深的感谢我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说没有忘记他们。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受到了深深的教育和感动,更加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当初拍摄的初衷和一些想法,这是对牧马人精神的最好诠释和传承,也是记录历史和弘扬正气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人们心灵的启迪和净化。
我们当时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回北京后,开始了精心的制作。老左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劳。我们于2008年10月前完成了初稿,因马场正在秋收,一直未能让马场审定。后又因书记于景龙调总场,出书的事耽搁一段时间。2009年3月,时逢知青石之旅,前往马场,我们将初稿带至军马三场,请尚场长审定,经党委会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我们又按照审定的意见加快进行编辑,终于2009年7月在山丹军马场成立60周年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之际,大型画册《山丹牧人》作为献礼的礼物胜利出版。
山丹牧人的画册作为曾经为牧马人的知识青年的心意和礼物,着重表彰和弘扬牧马人的精神,也是希望军马场、牧马人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我们对军马场的难以忘怀的记忆的一种表达。此画册发行引起极大轰动,好多老牧长都紧紧的拉着我们的手,表示再三的感谢。
时至今日,此书出版五周年之际,每每想起,令人难忘。画册上的老牧长音容笑貌尤在眼前,画册上的老牧长有些已经不在了。可是牧马人的精神得到了后代们的沿袭和继承。谨以此文回忆和纪念《山丹牧人》出版发行五周年,永远的山丹军马场,永远的山丹牧人。
2014年11月12日
纪念《山丹牧人》画册出版五周年
《山丹牧人》画册纸袋
《山丹牧人》画册
光盘
《山丹牧人》画册摄制组五人(左一姚安治 左二刘雅茹
左三左树华
右三顾伟伟
右一笔者)和时任三场书记于景龙(中)
王坚强(右二)在三场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