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2012-03-07 18:17:15)
标签:

转载

还是魏哥手快,我的照片还未转完,你已报导有四了。转过来让大家按时间顺序欣赏,对我们的台湾行有个整体了解。谢谢魏哥!谢谢欣赏!

    2012年3月3日(第五天),我们继续旅程,先去珊瑚店购物,大巴车电视开始播放有关珊瑚的知识。珊瑚十年才长一公分,古代皇帝、官员都佩戴珊瑚珠,顶戴花翎上就有珊瑚珠。现代人更是作为项链、戒指等装饰物。珊瑚价格昂贵,台湾生产珊瑚,大陆禁止开采珊瑚,世界很多国家都禁止开采珊瑚。

    大家刚来台湾时,嘴里都说不买东西,确实在茶叶店,没多少人购买,影响导群关系。而在珊瑚店,经不住诱惑,各位开始找各种理由花钱了。主要借口是送给女儿呀,儿媳妇呀等等,这种购物是有传染性的。有些人收获特别多,钱从口袋流走了,在台湾留下了。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店门入口处的弥勒笑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大巴车沿着风景秀丽的花东海岸线奔驰,来到【八仙洞】景点,右手山上可以看到八仙洞。大家似乎兴趣不在游览山洞,而是都不约而同奔向左手的大海跑去。这里的沙滩远望都是黑色,因为沙子就是黑色。最吸引眼球的是海浪,一排排袭来,像千军万马,暗涌推到高点,突然落下,溅起巨大的浪花,十分壮观、美丽。对于我们久居城市的人来说,看到辽阔无际的大海,格外激动。海浪是不驯服的,突然一个激浪打来,岸边的人根本来不及躲闪,海水就涌没小腿。有点日本海啸的味道,只是浪太小。八仙洞,没人说的清楚是怎么回事,海和我们更近了。其实也不值得,国内沿海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大海、海浪,但没人理会,没人后悔。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八仙洞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群仙闹海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这是岩石露出沙面形成的图案(这里的沙子是黑色的)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高兴就蹦起来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再高兴就海里玩,但有被海浪卷走的危险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小浪涌来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这是海浪惹的祸(亚茹)

    再往前行不远,就到了【北回归线纪念碑】,北回归线是指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点。分界点以纪念碑为准。大家主要是合影留念,表示到此一游。上午大家还是玩得十分尽兴。午饭的地点也是干干静静,很有艺术氛围,饭菜质量也是上乘的。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纪念塔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纪念塔

    饭后驱车到【石梯坪】,这里也是观海景、摄怪石的绝佳地点。海浪撞击礁石溅起巨大的浪花,千变万化。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三位教师刘星茹、祁春香、姚淑琴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北京中旅导游小王和兰山 

    下午3点,我们来到【太鲁阁国家公园】,原以为景点是一座寺庙,实际是山谷。太鲁阁公园成立于1986年11月,东起和仁溪口,西迄西合欢山,南至奇莱南峰,并沿着奇莱北峰东棱东伸至加礼宛山,北至南湖北山,横跨了花莲、南投及台中三县;立雾溪为区内最主要的水系,流域面积涵盖了全境的三分之二,总面积达92,000公顷,仅次于玉山,为台湾第二大公园。

    公园以雄伟壮丽、几近垂直的大理岩峡谷景观闻名。园内巨峰林立,造就了层次复杂的植物林相,并提供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空间。瀑布是太鲁阁国家公园重要的景观。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鲁阁峡谷最让人心动的自然奇观,也是峡谷最窄的两。临溪侧辟有人行步道供游客漫步欣赏。燕子口对岸大理石峭壁上可见到许多小洞穴,每当春夏之际,常有小雨燕和洋燕在峭壁间穿梭鸣唱,或在洞穴内筑巢,故而得名燕子口。而九曲洞“如肠之回、如河之曲”的隧洞景观,游客可沿回转曲折的半明半暗路线欣赏峡谷风光。

    太鲁阁公园以峡谷及山岳为主要地形特色,峡谷地形以立雾溪最具代表性。百万年来,丰沛的立雾溪水不断向下侵蚀,切开了厚度超过1000公尺的大理石层,形成了今日中横公路太鲁阁到天祥间垂直壁立的U型峡谷,随着中横公路爬升,明显感到垂直气候变化,在一天中就能感受到从亚热带阔叶森林进入亚寒带针叶林相,造就出公园中最撼人心弦的地景,让人如梦幻般,太鲁阁的无尽韵致与生命之美,引人留连驻足。

    一般人都是拍摄风景,实际应该拍拍建设者们一锤一锤敲凿出来的石壁。修建山中公路,大部分施工人员,是当地少数民族和大陆到台湾的老兵。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使许多人献身于此。看到这么巨大的工程,不得不为施工者和献身者致敬。为了安全起见,在进入公园前游客都要提前佩戴安全帽。进入公园后,要下车步行20多分钟,路边留有游人步行的便道,以便欣赏两岸绮丽的美景。旅游大巴排着长龙慢慢地行驶,到指定地点接上参观游客。这段旅游既感到峡谷独特的风景,也体会到建设人员的艰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下车前就佩戴上安全帽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游客下车观景,大巴车随行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燕子口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靳流芳桥简介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兰山留影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东西横贯公路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公园入口处

    我们晚间住宿在花莲,花莲市街面整洁,人流、车辆很少。这里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有14个少数民族,如阿美族、俾南族等,全国不到40万人。导游告诫我们晚间最好不要出去,因为这里没有酒驾这一说,少数民族晚间开始娱乐,喝完酒汽车、摩托照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花莲,一个警察都没有看到。我们住宿的旅店正对着花莲港口,夜景很美。放下行李就打开窗子猛拍一阵,接着去海边拍照。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宾馆窗外景色(花莲气象局)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花莲港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宾馆夜景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窗外拍摄花莲翰品酒店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船码头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花莲港夜色
[转载]台湾之行——报道之四                                     碰碰鼻子(酒店饭堂)

     晚上,在酒店上网顺利,赶紧胡撸一篇博客,到凌晨才睡。(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