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人儿”书镇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妇人学艺术 |
现在的名媛们,喜欢给自己的生身家庭添一些带有悠远又顺便体现优雅的贵族范儿故事,能含蓄的表现现有的学养和气质,花如解笑还多事——娇美的“花儿们”一向喜欢这样,不奇怪。其实普通家庭的后生,同样可以以自身发光的才华折射家族的光芒,且越是自信,则光芒越是璀璨。就像一些达不到收藏价值的文玩,虽出身并不“名门”,但自身特征的可爱其实远远大于实际物质价值。真正的气质与它的出身(品种)毫无关系,大美者往往都静默无言,每一块石头的美丽动人之处关键在发现。我爱的图案石便是如此!凡是样貌有特色,惹人喜爱又图案有型的石头,我都视为珍玩。
近日得寿山石一枚,起先是为她小巧柔美的姿色打动,后又被其优雅端庄的雕刻心仪,忽想起看书时还少一件可以顺手赏玩的压书文镇,于是在她“身价”商讨合适之时纳入了囊中。
书镇多为小巧玲珑的动物造型,西方书镇更是瑰丽多姿,而我的这枚其实是款印章石。喜爱石钮处那汉代时期的小卧龙造型,卷在手里别有一番温情。也真是越看越喜爱,走哪儿都揣着、摸着,许久。能被随身携带的,必是爱之又爱的,抚弄把玩间不仅油润了她的清丽,也油润了静好的岁月。
也真是越看越喜爱,走哪儿都将她揣着、摸着,许久。能被随身携带的,必是爱之又爱的,抚弄把玩间不仅油润了她的清丽,也油润了静好的岁月。
也打算适时让她“出镜”,与网上爱石人分享,再去玩玩猜图游戏,期待能将这块石头的灵气完全释放出来。于是拍照,搁置网络,好不得意的静等大家对她的赞美。
没想到这石头,甫一亮相,好戏便接连宗宗。先是有人看出石上两个黑点如两只排排站的小麻雀,后有人说是一只侧脸大黄鹂。更有趣的说黄鹂的小脸还左侧侧又右侧侧。我听着喜笑颜开!这就是赏玩的乐趣,日常的情趣,美丽的雅趣。正待我欲为“小麻雀”再找一块石头与之配对时忽听到另一个不同的声音:这明明是一手执团扇的仕女嘛!
如何?就这么一块普通的石头,因了图案的生动从此成了我的案头珍石,正应了“石不能言最可人”这句话,她自身的美在不经意间散发出了光芒,无需由出自哪个名山、名坑、名种来肯定她的“出身”。
有了这“过人”的书镇,每每握着,犹如与妩媚娇柔的“美人儿”同游古远的一世庭院,彼此在院里的岩石墩上坐立良久。石桌上的书页哗哗如飘零的树叶,我将“美人儿”憩息在书的一角,忽然发现,整个院落不由得清净婉约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