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墨墨~

标签:
宋体楷体gb23125d墨锭 |
分类: 小妇人学艺术 |
喜欢墨,因为她雅丽多姿的“扮相”,还有研磨后其香味跑满画案的“气场”,实在容易勾人入境,墨趣横生。
小时候父亲砚池里的墨由我们来磨。小孩研墨,用力适中,有利于砚台与墨之间的软硬相触,太用力了,墨色无光泽。岂止是磨墨,裁纸、整理画案、清洁笔洗等都是小孩子来做,做的最多的当然磨墨了。所谓修养,并不是能画上一纸的好画或写上一手的好字,好画与好字的功夫都在其身外。给父亲磨墨时恰是父女间谈话最多时,难得的“翰墨淋漓”,包括家长里短都浸在笔情墨趣中了。长大后父亲反而不叫我们做这些事情了,亲力亲为,他的理由是:“画家要亲自磨墨。磨墨时,即观画案的画纸;即打腹稿构思创作意境。同时,锻炼臂力、腕力和了解墨的浓度。”想必是人的年岁越长,对事物精打细磨的要求越高了。
我有一方刻有“墨池清趣”的闲章,意在书画时注重闲情逸致,只求在砚池里找到方寸欢娱,简单清雅得以乐趣为好,而非去心怀大志去画出个名堂。就像磨墨,书画时完全可以以墨汁代之,却要大费时间的揣摩砚台和墨锭的相融,要的不过是寻找值得深情相对事物,吮墨舔毫,品赏寸寸光阴。
墨是献身型的文房用具,是要被消耗的,再加上含有植物香料的墨锭还能治病,比起其他文房来墨的格调就显得很高。笔墨纸砚中,笔和纸之间举案齐眉、琴瑟调和,却绝不能离开墨促成的他二者的“伉俪情深”。墨饱满于笔尖,挥洒与纸间,笔在纸上的弹跳更显得墨颇有些禅意。更厉害的是,没有这小小的墨锭,砚台基本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随便一个小盘子便能书写绘画。看,墨的情深意深影响了多少画案上的名角?
消耗又实用的墨锭被能工巧匠也做出了个花样年华,恰是文人内心璀璨的内在写照,很像墨的本质,不被使用时,有一种安安静静的美,一旦被人喜爱,大展其风姿。古时文人书斋里的摆件,件件看似热闹,其实都是一个个静的存在,都风情万种各施所长。所有的东西只有用时方显热闹,不用则悄无声息。书房各种器物虽万般费心所得,赏玩后搁置,偶尔想起才再又抚玩,我的文房,若不常常使用她,终是对不住她。喜欢漂亮雅致的墨也是为了用她,不用终不知她的美。古墨虽好,看着却心痒难耐。收藏这个词于我来说是看而不实用的活动,供起来的,没有用起来的感觉好,吸引不了我,像没有情分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