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妇人amanda
小妇人amand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59
  • 关注人气:34,6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2012-08-28 21:24:18)
标签:

中国

宋体

扇子

折扇

贵妃醉酒

杂谈

分类: 小妇人学艺术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现在北京城的一伙年轻人,要么学西方古人叼烟斗以展示儒雅,要么学咱们古人戴扳指儿以展示温雅,我看都难获得优雅。贴近世俗又展风雅的,不如学学京城那些还在用折扇的老人。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玩任何一种古雅的东西,都要有个背景,有个源头,否则就是故作姿态,连附庸风雅都靠不上边了。

真正古雅的,贵贱不分。扇子便是。

市井老人快活享用了包浆的蒲扇,那是难得的文雅:棕榈叶扇面,像用久的凉席,油光光滑润润,连同旧时的岁月自然随和,起来舒适。摇扇是一种心境,到文化老人那里更是一种风雅:晨起遛弯儿,左手一壶清茶,右手一把折扇。公园里这样的风景并不少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办公室加班,正课以外的时间空调闭,手里的资料却还没看完,告别冰凉伤体的空调风,此刻将一把折扇摇在手,即使为前途奋斗,却也不失安稳与闲适。孔尚任写《桃花扇》的15个寒暑,案头总放着一把山东特产“鲁缟”所制的扇子,扇面上画桃花数朵,猩红如血。每当他写到桃花扇时都要动情地端详一番。有一次正逢大雪,举人孔尚铉去看他,见其一手挥扇一手奋笔疾书,不禁叹服。

清玩扇子虽不用如此投入,却有异曲同工之处:执扇者,持稳端庄,优雅从容,即使雪中用扇,也代表一种修养语言。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中国用扇3000年,折扇是南北朝时从日本高丽来物,是寻常生风物,无意成雅物,但一旦与书画结缘,却有些了它的不寻常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到宋代的范亮、苏东坡,明代的唐伯虎、仇英,从清代的石涛、吴昌硕到现代的徐悲鸿、齐白石等,都曾在扇子上书画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就这一把不大不小、不轻不重的“开合清风纸半张”道尽了中国文人的笔墨情怀老舍先生平生热衷于收藏书画扇,几十年来,他集得扇子数百把,其中有明清和现代书画家题诗作画的扇子,亦有100多位名伶的扇子,如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戏剧界名流的书画扇。一次,梅兰芳的琴师许兰赠给老舍一把梅先生画的扇子。原来,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时,必在上台之前,亲笔精心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到台上去表演,然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律。许先生后来索性等散了戏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捡回来,请裱画师想办法贴好,送给老舍的那把就是这么捡回来的。老舍大为感动,他为许兰的细心和体贴入微而感动,更为梅先生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而赞叹不已。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其实在扇面上作画,难度很大,明代大书法家祝允明曾将扇书比作美女在瓦砾上跳舞。故扇上之画,极具艺术价值,在古时候更是显示身份的代表。郑逸梅《折扇种种》一文中写道:“一些绅士,在当地或许为人所知,但到了异地,别人就不知道你的来历,如果用了一把有名人题字绘画的扇子,人们便知你是有些来历的,这柄书画扇,也就等于替代了名片或介绍信” 扇面绘画的极度风雅可见一斑,若再加上开合力度和摇动幅度,颇能体现用扇人的修养如何,或端庄或浮躁,都尽收眼底。《红楼梦》里拥有上好古扇的贾赦,用扇实难显其风姿。贾赦家中所藏的扇子就都不入他的眼,于是命家人四处搜求。偏巧有一个石呆子,手中有二十几把古扇,全是湘妃、棕竹、糜鹿、玉竹的,上面都是古人写画真迹。贾赦知道后先是吩咐贾琏找到石呆子,出重金购买。扇子是石呆子的传家宝,他执意不卖。贾赦恼羞成怒,勾结贾雨村,巫陷石呆子“拖欠官银”,将他拘押,并且抄没家产。石呆子被弄得家破人亡。古扇,悉数归了贾赦。极美的扇被用在这样人手里,大失扇子的本身格调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梅兰芳演戏讲究扇子功,能借助一把折扇在《贵妃醉酒》中把杨贵妃的婀娜多姿表演得出神入化。30年代,他演出《贵妃醉酒》前,特地让人赶到杭州,要王星记扇庄精制一柄湘妃竹折扇。扇的两面裱褙上金箔,并绘上色调艳丽的杭画牡丹,典雅华贵,与剧中人身份相得益彰。舞台上,梅兰芳将此扇用得惟妙惟肖,演到贵妃“把栏杆靠”动作时,只见他用右手指轻轻拈开扇子,并伸过左手将扇子慢慢打开,能体现贵妃高雅的神情。事后有人问他:“只用一只手将扇子打开行不行?”梅兰芳摆摆手说:“千万不要用一只手将扇子使劲甩开,这样气派不大。”这扇在梅兰芳那里,用得岂止是修养?而是一种气度!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我的这把“王星记”黑纸扇非常耐用的,可遮阳挡雨而不坏。下班停空调时就靠它。)

 

现代人用扇无非两种形式,收藏与雅玩。手执一把具有艺术审美的扇画,心里自然多了几分清新雅致,日子过得也曼妙些。拿出来的时候无论是一人独处还是邀三两知己,烹一壶新茶,听一盏香炉,展一柄折扇,这饮茶的日子就更具风情了,好在都是些中国寻常百姓常年的老式风雅,后人怎么玩都不过。

品一回中国老式风雅:折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