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组织一场得体而优雅的西式晚宴~

分类: 小妇人食生活 |
小时候过家家,我最喜欢请“客人”来我的小窝里,我们翘着二郎腿学着大人说话的样子到现在记忆犹新,为什么喜欢玩宴请客人的游戏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也许是遗传,随着年龄增长倒总结出一个现象:儿时有什么喜好,长大了也八九不离十地保持这个喜好。
我开大小派对是在女友的鼓励下开始的,起先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特长,也是总不满意别人开的派对,尤其晚宴,尤其中国本土的晚宴甚至包括婚宴。也大概是在单位常常搞文体活动,锻炼了一些创新和组织能力,渐渐觉得,吆喝朋友们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是非常美好和有激情的事儿,后来发现,不管什么主题,活动的效果都出奇的成功,收到很多人的感谢短信。另外,再从我几次画展开幕酒会上出现的客人便可以知道,我——amanda,善于搞“群众活动”。
晚宴吃什么?
话说,在各式晚宴中,吃什么和怎样吃的有新意,是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很多人都会很客气:“啊!吃什么都无所谓,关键是大家聚一聚!”说得倒很客气,来的个个都是吃主儿,能无所谓吗?!所以,宴会的环境再好,若吃的不理想,这活动就大打折扣。我基本不参考别人的介绍,对于选宴会场所我有着敏锐感觉,食物第一、服务第二、环境第三,满意了,一来再来。
要吃好的食物和吃好的环境就不得不考虑经费问题,所谓的得体,首先要做到不让自己为难上。一般的答谢宴会都带有回报式,不会超出预支,甚至每位客人走时再送一份有意义的纪念品。
用餐礼仪就不啰嗦了,这需要实践,保证从容缓慢的举止看起来永远是优雅的!
座位的安排:
礼节上我都尽可能的男女客人搭配,座位相邻或对坐安排的都是男女错落。万一男女不搭配了怎么办?比如说有人突然有急事来不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临时“抓人”,这是很不礼貌的,一般在晚宴前十天都进行了比较正式的邀请,临时“抓人”一定让人觉得不舒服。若碰上男女失调,就在座位上调整,比如原本12个人,左右两排各5个,头尾各1个,这时突然少来1个人,就临时撤掉一个座椅,安排有头无尾的座位;若临时少来两个客人,那就把头尾座椅撤掉。
关于座次,说实话吧!我虽然在讲究孔孟之道的山东出生,却从来没研究过餐桌礼仪,尤其主次座位上,我在山东的时候还小,没有机会参加宴会。长大了也没在国际大公司工作,更没机会见世面学习组织宴会,我基本是根据自己的感觉“胡来”。好在出国办画展机会多,人家宴请我们时偷师了一点,除个别特别需要分主客外,我基本是掌握相邻的两个人的兴趣爱好安排座位:相同方言的在一起、相仿年龄的在一起、共同爱好的在一起。
气氛的调节:
首先保证一点是,再陌生的朋友我也要立刻和他(她)熟悉起来,日常我倒没这么洒脱,但在自己组织的宴会上,必须要瞬间变得超级大方,且还要变得八面玲珑。往往参加宴会的朋友我都已经很熟悉了,不熟悉的是他们彼此,我需要找出每个人的特点来,方便大家记住每一个人。我基本不请自己不熟悉的朋友,因为把握不了个性避免社交场上没必要的尴尬。
这一次是我澳门画展的答谢会,一共邀请12位客人,这些客人都是为我画展“做贡献”的,答谢大家享受美酒和美食,愉悦轻松的很哪!现在跟我进入晚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