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何志铭
(2013-09-26 23:32:19)
标签:
玉米嫂子短片记忆中影片文化 |
嫂
我的嫂子死了,她四十六岁整。
家乡人有句话俗说:“老嫂比母”,嫂子虽没能象母亲那样关照我们,却也总是低声温和的向我问寒问暖。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嫂子总是面色苍白,很瘦弱。
那时,家中很困难,哥哥娶嫂子时多亏叔父等人的资助,好歹嫂子总算进了我家门。嫂子到我家也没过几天好日子,她个头不高,我总见她挑一担水,铁钩还在扁担上缠一圈,摇摇晃晃的进了门。哥哥是个普通木匠,硬是靠两只手养活一家6口人生活。无奈,嫂子只好上工地打零工,添补家中的开支,那时我去嫂子家,总见锅台上放半锅高梁面条,变质为酱黑色。4个孩子,一放学,个个狼吞虎咽。一锅冷面,几块玉米馍,从早到晚的吃。哥哥忙于干木活,嫂子上工地,孩子们只能如此。
小时候我和哥哥学木匠拉锯,锯沫迷了我的眼,线拉歪了,锯环一块木料,哥哥生气打了我一耳光,而嫂子厉声责备哥哥不该打我的情景,至今记忆很深很深……
后来听说嫂子又学会画匠,能油漆门窗家具,能给家糊高高的顶棚。我很难想象,她小小的个头,爬到高高顶棚上干活的情景。前些年我回故乡,看到嫂子又办了个家庭养鸡场。嫂子疲惫的脸微笑着对我说:“我养了500只鸡”!常年的劳累,嫂子得病了。只觉得自己胸闷、气短。晚上无法入睡。到了最严重的时候,将青砖放入火红的炉膛内烧热,垫在胸口,才勉强坐着打盹到天亮。
我那两个侄儿小时候学习不好,老师无论如何不要他们上学了。嫂子去求人家老师,让人家推出教室门,还说嫂子:“你这女人脸皮这么厚……”孩子们长大了,为工作又去求人,带点礼品,也受到人家大声斥责:“快去!把你的东西拿去,不然从楼上扔下去!”
不管受多少磨难。四个侄儿长大了,每人一套新房,全是嫂子哥哥费尽力气盖起来的。可是嫂子的病越来越重了。故乡人疑神疑鬼,嫂子就信了,烧香磕头,用烧掉的黄裱纸,化成水喝,她说还顶用,结果还是不行。又信了天主教,据说也顶一阵用,最后还是不行。
哥哥从遥远的陕北将嫂子带到西安住院。哥哥终日心神不定对我说:“你嫂子是伤了心?!”我看望她时,见身上还戴着用红头绳缠着的黄裱纸卷,保佑自己。手术做完后,嫂子在重病监护室还说:“钱花得太多太多了,小儿子还没成家呢!”然而手术后两天半,嫂子心力衰竭,停止了呼吸。医生说,她像一匹老马,已经劳累到了顶点,用什么鞭子抽也站立不起来了。
这就是我的嫂子,四十六岁,已经是力尽髓干。这就是我的嫂子,一个普普通通陕北妇女的平平淡淡的故事。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曾对我说过,一个人的真正长大,是自己最亲近人的死亡,我那些侄儿侄女们是长大了吗?他们又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