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别轻佻了信天游

(2010-01-19 22:17:55)
标签:

信天游

海波

手巾

陕北民歌

何志铭

杂谈

2005-8-5 6:15:08 心情:心平气和 天气:阴 温度:
    中央电视台“同唱一首歌”西安之行在西安交大联欢,穿一身黑衣服的朱军主持节目之间,打破了只说不练的惯性,自告奋勇要唱一首信天游:“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别说,那声腔,调韵,还真有一股子西北高原的率真。他没伴奏,说是临时动意,没伴奏带,其实,信天游就要这样吼才有真意,才能干干净净地找到黄土味。当然,朱军是现学现卖,未能深入到歌儿的内核里去,就这,在当前那些矫情的歌曲海洋里,已经很出类拔萃了。同时,就这几句,一下子把我送回几多年时间,依然模糊了的我眼睛。那天,西影厂海波同学请我们去玩,酒酣面热,唱陕西作协“会歌”:《拉手手亲口口》,并由此说起陕北民歌,海波是陕北人,感慨太多,结结巴巴不成句,便拉他同乡叫阵:“何志铭,干脆你给唱一段吧。”何志铭刚刚做完副导演,在电影领域谈兴正浓,一要他回到陕北,脸色先沉下来。他说:民歌,尤其陕北民歌,基调是痛苦,是难活,是煎熬,不管唱什么词,得有这种心理氛围,他要求先酝酿一下情绪。于是他点了烟,低头哧哧地抽起来,谁也不理,一言不发,脸上却渐渐浓重起了苦难色,我们喝酒喝出的兴高采烈也都噎在喉咙口。和刚才的喧嚣形成两个世界。海波的小屋里,挂了些陕北绣工剪纸什么的民间工艺,这阵,都类乎特写似的推到我们面前。终于,志铭抬起头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叫板似的。我们也凝神静气地等着,尽管我们有了这种心理预备,还是未能承受得住他晴空霹雳似的开口这一句:“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你说不出这句唱里凝结了多少辛酸多少愁苦多少艰难,一个头顶拧羊肚子手巾,望着天空欲说还休的汉子坐在跟前,一脸的苍桑。在座的朋友,男的,女的,一下子全怔住了,全都眼眶里噙泪,盈盈满满,唯恐掉下来,互相不敢看。海波的小屋里透不过气来,只有那个男人的心事在山头游荡。志铭唱完好一阵,歌声才落地,人们才长出一口气,把自己放松开来。当时,只觉得自己整个儿被征服了,却不知说什么才好。屋里还沉默在信天游的尾声中。
  就这一首歌,让我们对民歌的理解进了一个层次。这首歌也便无伴奏地带着黄土高原的蛮荒与忧伤留在了记忆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