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谈中国处世三大奇书的现实意义
(2025-02-16 10:53:22)分类: 读书札记 |
要谈它的现实意义,当然首先得看看这三本书中都谈了些什么?
先说《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是三教真理的结晶,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归纳一下有:它谈到退就是进,给就是得,为人处事让别人一步,是明智之举,让一步就等于为进一步留下了余地;谈到一个人处于顺境未必好,逆境未必坏,启迪我们要动心养性,增益其所不能;谈到一个人不如意,才能成长进步,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反之则把此生埋在“鸩毒"中;讲了谦虚是第一等福气,而改过是第一等志气,启迪我们反驕破满;讲了祸福只在一念之间,对待邪念,决不可大意和放纵;讲了人生,有修行才有境界,静、闲、淡,是三种大修行,三种真境界;讲了多心招祸,少事为福,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讲了人品要守住,人生要入流,因此要恪守道德,不要去依附权势;还讲了让别人一步,分别人一点,是为人处事一种最安乐的方法;还讲了人生最珍贵的三种品质,是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菜根谭》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内心坚定与清醒 :
《菜根谭》中的格言和哲理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时,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清醒。
- 修身养性 :
该书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提供了在得意和失意时都能带来启示和慰藉的精神支持。
- 处世为人 :
《菜根谭》被誉为“处世三大奇书”之一,其思想意境和普世价值对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营销、市场开拓及企业员工的自身修养等方面都有警策作用。
- 应对压力与挑战 :
书中提到的“苦中作乐”思想,教导我们在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时,学会从中寻找乐趣和满足,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 道德修养 :
《菜根谭》再三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如忠诚、孝顺、友爱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是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 人际关系处理 :
书中提供了处理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如“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等,有助于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
- 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 :
《菜根谭》鼓励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动摇,专注于内心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 顺应自然与把握时机 :
书中强调顺应自然、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教导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选择时,能够因势利导,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实现目标。
- 平衡天理与人欲 :
《菜根谭》揭示了人生的两个方向——天理之路和人欲之路,引导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能够找到平衡,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心灵的洗礼 :
阅读《菜根谭》不仅是为了获得古代智慧,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菜根谭》作为一部经典的思想宝库,其智慧不仅适用于个人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团队的协作与企业的管理,对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书中讲到交友讲义气,做人简单来,侠气和素心,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稀缺;讲了高兴时别许诺,生气时要沉默,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讲了领导者的四大素养: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成大事,说到底拼的还是气度和人品;讲了有修养的四个指标: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讲了真正的交友之道: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达后近,交友道也,时间积淀的醇厚,是永远无法速成的;讲到修养自己的最好方法:守安详恬淡以修养大道,处低下卑贱以修养品德;去掉怨怒以修养性情,减少欲望以修养真气;讲到处世精髓,不过就是留有余地;告诫人们要铭记这四点,不坏事: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因为除艺术外,非常状态下的一切,都不可信;讲了活出精气神,就靠三句话:寡思虑以养神,剪欲色以养精,靖言语以养气;还强调了人生的四大修行、四大境界: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人生能做好这四件事,足够了。
《小窗幽记》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淡泊名利与宁静致远 :
《小窗幽记》体现了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对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小的吸引力,并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和平和的内心。这种理念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能够帮助我们静下心来,平静地思考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2、适度的“糊涂”与生存智慧 :
书中提倡在生活和工作中达到“度生"与"防死"的平衡,强调适度的"糊涂」"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对琐事的放宽和宽容。这种生活智慧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灵活的心态,从而获得更满意的人生。
3、理智与感性的平衡 :
《小窗幽记》强调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过度严肃可能会让人窒息,而过分放纵则可能导致生活失去目标和意义。七分正经,三分痴呆,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应对复杂生活的有效策略。这种平衡的观念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有助于我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不忽视生活的乐趣和本质。
4、修身养性与自然和谐 :
书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提倡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同时,作者还倡导欣赏和保护自然环境,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5、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 :
《小窗幽记》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巧妙的演绎,将处世哲学具象化,使之易于理解。书中的诸多例子显示,许多人在追求完美和严谨时,往往忽视了生活的本质和乐趣,反而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小窗幽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生活指南。它所传达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适度糊涂、理智与感性平衡等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关于如何面对生活、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处世的启示,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获得更满意的人生。
最后再谈谈《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作者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这本书的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因为其独到见解,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围炉夜话》中,讲了踏实做事,宽厚做人: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讲了私心是毒药,忍耐是素质,自私之人从来不受欢迎,路会越走越窄,而具备忍耐之性,懂得等待时机,这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讲了忠厚是第一人品,勤俭为最高家道;讲了做人最忌宽己严人,做事最怕刚愎自用;讲了为人处世,莫过于老老实实,人品有问题,也是一种败家,只有厚道积德,福能泽及子孙;讲了志高才能品高,踏实才能成事,志气是一种气象和眼光,然而心态不踏实就会沦为虚妄;讲了处世两要:敬别人,靠自己,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讲了为人忌清高,居心宜正直,入乡随俗,和光同尘,这是心里装着别人,并与人为善,而机心巧诈,一回两回或许能骗过别人,时间久了谁都看得出来;讲了君子之道: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就是说要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态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收敛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还讲了给人留余地,自己守良心,守住自己的良心以约束自己,与人相处多给别人留些余地。
可见,《围炉夜话》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生哲理的启示 :
书中通过平实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例如“能脱身牢笼外,便是大英雄”这句话,激励人们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摆脱名利的束缚。
强调了个人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拥有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是否能够超越世俗的桎梏,找到真正的自我。
2、道德与修身 :
《围炉夜话》深入探讨了人性、本质的自由和自我价值,提醒人们通过反思与自省,认清自我,找到能让心灵解放的道路。
书中强调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如“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3、处世之道 :
书中教导人们要懂得“和为贵”,以友善的言辞和真诚的态度待人接物,强调“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正含义,即真正的友谊应该是纯粹而真挚的。
提供了许多关于处世、交友、治家的智慧,如“勤学好劳、谨言慎行”等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4、教育子女 :
《围炉夜话》强调了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提倡从幼年时开始培养他们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并注重品德、气度以及情感方面的培养。
提供了关于如何教育子女、对待他人的具体建议,如“教子要严,待人要恕”。
5、勤俭持家 :
书中提倡勤俭持家,强调“勤能补拙,俭以养廉”,认为勤劳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品德。
6、读书明理 :
《围炉夜话》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通过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由此可见,《围炉夜话》虽然是一部传统文化作品,但其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够引导人们反思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个人的成长,提升道德修养,促进家庭和谐,并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综上所述,《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是让一个人活通透的古今三大处世奇书,不可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