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程派名剧《锁麟囊》札记

(2024-10-01 22:54:59)
分类: 文艺随笔

 欣赏程派名剧《锁麟囊》札记

      十月一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的《典藏》专栏,为大家奉献了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与编剧大家翁偶虹先生围绕《锁麟囊》增强“喜剧”色彩进行合作的一段珍贵资料。同时安排了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等四位艺术大家各自演唱了《锁麟囊》中一段著名唱段,供受众欣赏。我意犹未尽,当日下午,又通过网络寻找到一九八三年为纪念程砚秋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由新艳秋、王吟秋、赵荣琛、李蔷华、李世济五人合演的《锁麟囊》,堪称“神仙阵容”的音像资料,又重点欣赏了李蔷华演出的[选妆奁]一场,李世济演出的[春秋亭避雨]一场,赵荣琛演出的[归宁遇水]一场,王吟秋演出的[花园]、[三让椅]两折,以及新艳秋演出[团圆]终场。

 欣赏程派名剧《锁麟囊》札记欣赏程派名剧《锁麟囊》札记


《锁麟囊》剧情其实并不复杂,说的是骄纵的富家小姐薛湘灵,在出嫁路上邂逅另一位新嫁娘——贫家女赵守贞,有感于赵女因无嫁妆而啼哭,心生怜惜,遂将价值千金的锁麟囊赠与对方。不料六年之后,洪水肆掠,薛湘灵财产尽失,与家人离散,为生计所迫来到卢员外家为仆,不料卢夫人便是当年的贫女赵守贞。赵守贞感念薛湘灵当年赠囊的义举,与她结为金兰,最后合家团圆。人生难以预料的起伏转折,令薛湘灵百感交集:“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锁麟囊》故事虽简单,但优美的唱腔却令人流连忘返。程派独有的韵味典雅优美,低沉婉转,悱恻缠绵,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唱腔跌宕起伏,节奏多变,达到了声、情、美的高度的结合。你听“春秋亭”那一场唱腔: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悠远深情的唱腔,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把人生际遇演绎的“动人心弦 好不惨然”。这出戏的精髓在于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世人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助人不图报,受恩不可忘,好人有好报的道理。正是:仗义怜贫行善事,因缘相报锁麟囊。

      正因为如此,1940年4月30日,“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在上海黄金大戏院首演《锁麟囊》,连演25场观众仍欲罢不能。据说当时就形成了程大师在台上独唱,观众在台下合唱的情景。接着,他的弟子纷纷在全国各地搬演此剧,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程大师以此剧为得意之作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锁麟囊》竟被有关部门认为是“宣扬阶级调和论、歌颂地主阶级的大毒草”而遭到禁演。据程砚秋之子程永江回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锁麟囊》成为长期批判、十恶不赦的禁演剧目。一直到1979年,程派传人才冲破藩篱,开始演出《锁麟囊》,并很快成为热演的剧目。不仅是《锁麟囊》,家父的《荒山泪》和《春闺梦》也被认为宣扬了战争恐怖论,甚至是为蒋介石搞内战制造舆论,均不准演出。追求进步,热爱共产党的家父为支持戏改工作,把自己的演出本修改后上交送审,谁知又石沉大海了。无奈,家父在前门外大众剧场演出了一场,将剧情中的锁麟囊去掉了珠宝,变成了空口袋,薛湘灵变成了薛老师,甚至改得像一出抗洪救灾的戏,期望戏改局能够高抬贵手,结果是文化部某常务副部长亲自挂帅,对家父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批判。这使家父的身心遭到了很大的伤害。1958年3月,就在他去世的前两天,某负责人到病房探视,家父在极其衰弱的情况下又提到了《锁麟囊》,面对着我父亲满脸的病容和满心的恳切,来人一点没有客气,斩钉截铁道:‘《锁麟囊》这出戏是不能再唱了。’这无异于催命,家父一直惦记着《锁麟囊》,但至死未能开禁。”

      虽然《锁麟囊》经历了悲喜沉浮,艺术大师程砚秋因“改戏”惹祸, 为《锁麟囊》遭禁抱恨终天。但最终这出程派艺术的扛鼎之作还是留在了舞台上,在急管繁弦中演绎着一段动人的传奇人生。一出《锁麟囊》不知唱红了多少程派传人,一句“春秋亭外风雨暴”不知倾倒了多少戏迷,如今程派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传人,甚至是票友无不是张口“春秋亭”,闭嘴“一刹时”。

  《锁麟囊》与《四郎探母》一样,是京剧历史上最具传奇性的剧目,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分析了《锁麟囊》70年来仍然被广为传唱的原因。

  “京剧其实是和社会以及政治关系很密切的艺术门类,上世纪50年代,《锁麟囊》不被容忍,经历了无数的批判,剧中穷人和富人间相互接济的做法与当时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不吻合。甚至可以说,《锁麟囊》能不能堂而皇之地唱已经成为了我国艺术自由度的风向标。”

  “从艺术的角度看,《锁麟囊》拓宽了京剧旦行的表现力,如果说梅兰芳走的是古典化的道路,那么程砚秋则走的是人性化的道路,这两条路构成了京剧旦行最为独特的方面。我们经常在思考20世纪中国戏曲的成就体现在什么地方,《锁麟囊》是不能回避的,它在整个20世纪戏剧发展史的地位,尤其在京剧发展史中的地位都应该得到重新评价。70年了它仍然留在舞台上,有那么多人在传唱,就值得认真去研究。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在介绍程派剧目时总是说《荒山泪》和《春闺梦》,而不提《锁麟囊》,很多海外的中国文化读本也是如此。但是后来为什么艺术界和学界又都把《锁麟囊》视作程派集大成之作?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也在想《锁麟囊》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真的很难回答,她的内涵其实很简单,但有时最深刻的真理往往就是最简单的。剧中人那颗平凡的善心很多人都会有,这一点也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