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第二一五则
(2023-10-01 00:01:28)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第二一五则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
【译文】想要对自己有利,往往反而害了自己。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居于人上。
【一得】在本则《围炉夜话》中,王永彬告诫世人:原本想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往往却是害了自己;如果能甘于人下,终究能高居人上。想要对自己有利,反而是害了自己;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够居于人上。先说前一分句,为什么“原本想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往往却是害了自己”?原因恐有三:其一、做一件事的初衷,若只是想从中谋取利益,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变得自私自利,从而无视他人的感受;其二、既有谋私利初衷,必然在利己利人的天平上向利己一边倾斜,甚至会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必然会招致他人的不满与挤兑。其三、人人都想利己,而利又未必能满足每一个人,因此,在逐利之时必有许多争斗,人们常在未蒙其利时便已先受其害,或者已得其利,而祸害随来。至于为何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居于人上呢?明.李贽《焚书.高洁说》曾对此有过精辟的分析:“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广取;所广取,故其人愈高。”总体上是倡导做人要有眼光,要谦虚。屈居人下而毫无怨言的人必定有着长远的眼光,不为一时的逆境动气,不为不值得上心的事情计较,能放下架子,与大家和谐相处,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才能赢得人心。这样的人,久而久之,必然能够脱颖而出,居于人上。
前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二一五
后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二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