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第一六八则
(2023-08-31 09:30:29)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第一六八则
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德,错过可惜也;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
【译文】在富有的时候不肯好好读书,在显贵的时候不能积下德业,错过了这富贵可为之时实在可惜。年少的时候不肯敬奉长辈,愚昧却又不肯向贤人请教,这是最不吉的预兆!
【一得】读书积德,事长亲贤,是本则《围炉夜话》要旨。王永彬就读书积德、事长亲贤方面列举了四种怪现象,即富有时不肯好好读书,显贵时不能积功累德,年少时不肯敬奉长辈,愚昧时却又不肯向贤人请教。由衷地发出了错过了可为之时实在可惜和不祥征兆没有比这更大的喟叹!这是很有道理的。先说“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德,错过可惜”,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一句俗语,叫做“富不过三代”。有现代头脑的人探究其原因,以为真正引起财富破产的是认知缺陷造成的决策错误,知识的缺乏导致微观上的错误,眼界的狭义导致宏观的失误。所以,想要富三代就要持续坚持良好的家庭教育,就要眼界开阔、培养遇事不惊的心态,就要培养高层次的大局观。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读书积德。在杭州游览时,我曾经特地瞻仰了柳浪闻莺公园内的钱王祠。繁衍于江南一带的钱氏家族,自唐末以来开枝散叶,人才辈出,载入史册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出现人才井喷现象,钱文选、钱玄同、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都出自这个“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中国传承久远的有孔家、孟家,但像钱氏家族这样人才辈出,名闻遐迩的,可谓亘古未有。追溯原因,尽管有人将其归之于显贵时祖宗积下德业,而我却以为,恐怕除了钱家世世代代肯读书,再无别的原因了。读书是一生的事,每个人的生命时光都是有限的,不能抓紧时间,读书行善,已是十分可惜。即便是在条件十分优越的情况下,仍然没有这份心思,那就更加可惜了。相传三国时任城人曹彰,从军征战,意气昂扬,曹操曾经告诫他说:“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贵也!”意思是说如果你不想读书不向往圣人之道,却喜欢骑马射箭,这只能起到一个人的作用,有什么值得稀罕的!曹彰于是在曹操的指点下开始读《诗经》、《尚书》。长者有着十分丰富的阅历和充足的处世经验,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因此,除了向书本求得知识外,向贤良的人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特别是自己有明显不足的人,更要及时向贤人请教,尊敬长者,敬重贤人。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了他们的指导,必定犹如快马加鞭,更快到达人生巅峰。
前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六七
后一篇:《小窗幽记》选读之一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