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围炉夜话》第一二九则

(2023-07-31 17:53:08)
分类: 读书札记
读《围炉夜话》第一二九则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译文】人只要有了随便的毛病,这个人便无法振作了。一个人的心性只要流于俗气,就是用药也救不了了。
【一得】毛泽东曾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本则《围炉夜话》告诫我们:一个人只要染上了苟且随意的毛病,就难以振奋;一个人若沾上庸俗的习气,就不可救药。认真的人是最美的。只要认真去对待每一件事,必能获得相应的回报。那些流于形式,只会弄虚作假、马马虎虎的人是不可能将一件事情做好的,当然更不可能得到回报。事实证明,很多后来成就伟大事业、做出惊天贡献的人无一不是日复一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专注于一件事上的。流于俗气只会使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越来越迷失,最终无药可救。这里我们要特别提起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读书和社会实践有很多方面值得总结并提供给后人们学习。例如“立志高远,胸怀天下”的学习追求:在十七岁离家读书时,他抄写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表达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鉴古知今,古为今用”的学习视野: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态度: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很推崇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读书必做笔记的好习惯。“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读书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社会和天下万事万物。毛泽东是一个对中国社会现实了解得较为透彻的人,这完全得益于他在青年时期就养成的勤于读书思考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