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毗陵布衣86607836
毗陵布衣8660783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151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眼风光北固楼

(2023-05-17 11:56:29)
分类: 云游天下

满眼风光北固楼

 满眼风光北固楼 (2019-11-10 10:07:00)[编辑][删除]
分类: 云游天下
满眼风光北固楼

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北临长江,形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更显出雄壮险要。

在我国,凡上过中学的人,无不熟读过南宋词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在脍炙人口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一开始便写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说人们尤其是外地游客,对镇江的第一认识,是从读辛词游北固山开始并不为过。

有趣的是,由此上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从那时开始,镇江北固山即一直为文人骚客甚至普通老百姓所钟爱,个中原因何在?还是同北固山“满眼风光”有密切关系。

游北固山登北固楼,于我而言,从少儿时代到如今年逾古稀,林林总总,已不下10次。这回趁拜访友人间隙,又萌生了重游北固山的念头。为不虚此行,我特意在登山前明确此次以进一步寻觅北固山“满眼风光”为主旨,边游边思考辛弃疾何以称赞北固楼“满眼风光”,北固楼又何以能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而成为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

满眼风光北固楼

从“北固山”石牌坊门楼下穿过,跨过一座精致的小石拱桥,迎面便是北固山凤凰池,池旁还有玲珑别致的凤凰亭,传说都与明太祖朱元璋临池召选儒生有关。沿着试剑石旁的石径拾级而上,先后经过规制不一的太史慈墓和鲁肃墓,我登上了连接前峰和后峰的龙埂。举目四顾,真个是一步一景,如诗似画。很快便来到北固山后峰。后峰的主体建筑当然是著名古刹甘露寺,其建筑特点与“寺裹山”金山、“山裹寺”焦山迥然不同,飞阁凌空,以寺镇山,从而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

满眼风光北固楼

在甘露寺的背后,有一座画梁飞檐楼阁,名叫“多景楼”。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李德裕《临江亭》“多景悬窗精”的诗句。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

满眼风光北固楼

登上多景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真有凌空飞翔之感。东面滔滔江流,一泻千里,青翠的焦山在万顷碧波之中缥缈;西边千峰万岭,山峦重叠,与碧空融为一体;近处的金山,由于背景鲜明,益发显得清丽多姿;江对岸扬州的文峰塔隐约可见。难怪当年陈毅元帅登临多景楼时曾感慨地说:“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

 

北固楼的“满眼风光”除了得益于它的远眺近观景色无处不美外,便是北固山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了,就中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卫公塔”。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卫公塔”位于后峰东南清晖亭旁,为四层铁塔,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惟一的铁塔,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始建于唐朝定历元年(825年),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四层,一二层是宋代制品,三四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即莲花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图案,如云水纹、莲瓣双雀、游龙戏珠、佛像等,造型生动逼真。1960年镇江文管会在修复甘露寺铁塔时,在塔基三尺半处发现地宫。地宫内放置有一长方形石函,原来当年南京长干寺阿育王塔有21颗佛祖舍利,因寺久荒废,于是移置11颗分藏在北固山并建塔,以金棺银椁瘗埋。后来被学者证实此11颗为释迦牟尼佛祖舍利,于是就成为镇山之宝。传说清乾隆皇帝游历甘露寺时,曾写下“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枝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 的诗句,为甘露寺铁塔增添了几多庄严瑰丽的色彩。

铁塔向西,有《望月望乡》诗碑,是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见证。碑上诗文系日本使臣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所作。晁衡在中国长安进唐太学读书,后考中进士,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李白等交谊甚深。唐玄宗对他的才华非常器重,先后任命他为唐王朝秘书监卫财卿、镇南都护等职。753年晁衡受命为唐使,与鉴真大师及日本使臣东渡,途中船泊扬子江畔,夜晚月光皎洁,晁衡思绪万千,想到36年未回故乡,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著名五言诗《望月望乡》,诗中写道:“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晁行汉学造诣很深。他的《望月望乡》诗已收入《全唐诗》,在日本家喻户晓,广为传唱。距《望月望乡》碑西行不远,有一座圆拱门写有“南徐净域”题额。相传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偏安江南,建都于建业(今南京)。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为此设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镇江)。至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一直为镇江的别名。

满眼风光北固楼

在此后的廊壁上,还有一块长方形条石,上面刻着雄浑有力的“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相传在三国时,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滨,气势雄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南北朝时,梁武帝登北固山时,见北固山景色极为壮观,兴致勃勃地挥笔书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可惜已无从寻找。到了南宋,润州(镇江)刺史、著名书法家吴琚将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从此,北固山就名正言顺地有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称。

 

满眼风光北固楼

 

 

 

说到北固楼的“满眼风光”,当然与家喻户晓的刘备招亲故事也有着密切关系。从北固山山脚下的“试剑石”开始,直到后峰山顶,流传着一串串刘备招亲的故事。穿过古甘露寺,向西,有一座石柱方亭,就是祭江亭,古称北固亭,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夫人孙氏随刘备去荆州,又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夫人孙氏听到讹传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故此亭现名“祭江亭”。上面提到的“多景楼”,古名“北固楼”,又称“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说的就是孙刘联姻弄假成真,这便是民间流传很广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至于孙权母亲是否在多景楼相婿,刘备是否在多景楼与孙尚香相会,是否系后人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演绎的,就无人细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