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六十七(集醒篇之四十七)
(2023-05-11 23:13:52)| 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六十七(集醒篇之四十七)
悉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
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译文】议论事情的人,由于不直接参与其事,所以能了解事情的利害得失。办理事情的人,由于本身负责其事,所以应当忘却利害的顾虑。
【一得】《小窗幽记》“悉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在另一部处世奇书《菜根谭》第三卷中亦见到,且文中内容“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一字不差。足见洪应明与同时期的陈继儒两位老先生“英雄所见略同”。意在提醒和告诫人们:议论事情的人并不直接参与其事,所以要掌握事情的利害得失,以免无法实行。办理事情的人本身就在负责此事,应当忘却利害的顾虑,否则就无法将事情办好。这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时的一段史事来。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老将,也有孙权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一介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陆逊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六十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