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五十(集醒篇之三十)
(2023-04-10 00:06:40)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五十(集醒篇之三十)
形骸非亲
大地亦幻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译文】身体躯壳不值得亲近,何况身体之外带不走的东西呢?山河大地不过是个幻影,何况大地上如同尘埃的我们呢?
【一得】《小窗幽记》“形骸非亲
大地亦幻”是说,连自己的躯体都不值得亲近,何况那些身体之外的声色名利等多余之物呢;大地山川也不过是一种虚幻,何况是生活在天地之间如同尘埃的芸芸众生呢。乍听起来,有点云遮雾罩,不得其解。只要同佛法联系起来感悟,便会豁然开朗。佛家说肉身是一个幻而不实的东西,又说‘诸法无我’。人在未生之前,身体是不存在的,死后的身体也不再是自己,而在中间活着的这个自己,到底幼年还是年老的身体?依照医学的说法,人体分解起来不过是一些元素罢了,而且三年前的元素与三年后的元素早已全部换过,也就是说三年前的那个身体,三年后已经过代谢不复存在。身体既然可以像衣服一样不断换新,又有什么可亲的呢?身体都不可亲,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何尝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呢?整个山河大地乃至于世界,都要在宇宙岁月中有如幻囊一般地消失,都不过是幻象,何况是在这大地上如同尘埃一般生生死死的我们呢?人生于世上,只是一具具皮囊。因为有了它,才有了七情六欲,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烦恼。我们借助它完成种种的世俗追求,但是我们始终无法成为它的主宰。我们只是它暂时的使用者,因为我们根本无法控制它的生老病死,无法决定它被回收的时间。这么说来,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我们思想的幻象。这就是佛家说的四大皆空,凡所有相尽皆虚妄。我们的皮囊死去,思想也随之消失,归于虚空。宇宙万物也有泯灭的一天,人的一生与之相比,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今天我们唯有仔细感受当下的分分秒秒,才是活着的意义!跳出滚滚红尘,用佛的慈悲的目光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即便是不能破那笼罩的迷雾,至少能够豁达平静地生活下去,不悲不喜!曾经
有学者用“看开、洒脱、自然、正派、自律、自由”等12个字对陈眉公上述这番感慨作了总结,得其要领。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五十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之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