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之五十

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之五十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译文】对人对事不能忍受麻烦,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对任何事情都能抱着宁可吃亏的态度,便是处理事情最好的方法。
【一得】《围炉夜话》中“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影响极为深远,曾被后人列为醍醐灌顶震聋发聩的中国十大传世古训之一。其他九句分别是:“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小窗幽记》)“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战国策》)“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家丑不可外扬。”(《五灯会元》)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太上感应篇》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小窗幽记》)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小窗幽记》”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围炉夜话》)“此处“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一语,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作者反对急躁冒进、主张吃亏是福的良苦用心不待指而自明。遇事不能冷静,没有耐心,最终功亏一篑,一无所获。能从大局着眼,从全局出发,常抱甘于吃亏的态度,做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方面成功与失败的例证俯拾即是。有鉴于此,清代名臣张英才把“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这八个字,作为家训来教诲子孙,使子孙后代受益多多。他的家乡安徽桐城至今留存的名闻遐迩“六尺巷”,无疑更是这位老宰相留下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仍将延泽后世。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