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炉夜话》之三十三
(2023-03-10 23:16:57)分类: 读书札记 |
读《围炉夜话》之三十三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译文】明白自己有多少内容,就不敢妄自尊大。想到不发愤图强的后果竟是如此惨淡,就该振作起精神,努力奋发。
【一得】这则《围炉夜话》是在提醒和告诫人们:明白自己有多少能力,就不敢妄自尊大;想到不发愤图强的后果是十分惨淡,就该振作起精神,努力奋发。读后受到的最大启发便是,要牢记并身体力行当年毛泽东所一再教导的那句至理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然而自知有时候往往是最难的,遑论“明”了。有的人小有才能,就自以为是;有的人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本领,却非常的骄傲自大;有的人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丁点利益。殊不知,用这种心态来看自己,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因此,我们要常怀一颗谦虚的心,努力奋斗。要知道,相对于我们已知的世界,未知的世界永远更为广阔。林语堂先生曾有一段发自肺腑的人生感悟:”一个人在世上,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认为什么都不懂,中年又认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诚哉斯言!请记住: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大脑,走不出自己的观念,到哪里都是囚徒。当你不能察觉自己观念的局限时,必然会使自己永远困在自以为的世界里面,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不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的行为也会容易犯错。“贵有自知之明”,要求先是自明,自知,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坦诚面对自己,直面自己,这样就不会骄傲。可能暂时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是呢,依然明白这只是暂时的,之所以处在这个位置,到底靠的是什么?找到这个根本,修这个根本。修这个根本,就是发愤。古之学者当然是修身,今之学者修身亦是根本。但是呢,当今又是以科学科技为主,掌握本行业的做事方法论,也是很根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