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选读之二十八(集情篇)
(2023-02-25 23:24:40)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选读之二十八(集情篇)
枕边梦去心亦去
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
【译文】
一入梦中,心便随着梦境到达他的身边,醒来之时,心却没有随着梦而回来。
【一得】唐人陈玄佑曾经写过一篇传奇《离魂记》,大意是衡州张镒之女倩娘,自幼与表兄王宙情深意浓,镒竟不察而许之他人,宙乃悲恸情别。临别上船,才行数里,却见倩娘跣足而至,宙惊喜若狂,乃携之入蜀,五年而生二子。后因倩娘思家,乃回衡州,却见家中有一倩娘久病闺中。方骇怪间,两倩娘合而为一,方知共处五年,竟是魂魄来依。事虽玄异,作者却是解情,若真能如此,怕天下有情人岂不皆要分身两处,形如病而魂相随了。然而“倩女离魂”,毕竟是幻想,是慰藉情人的说辞。有情之人经常茶饭不思,魂牵梦绕,失魂落魄,形容枯槁,在人世间周而复始演绎着。既然身不能相随,只有魂梦相随,梦中虽能相随,醒来毕竟是梦。于是就出现了《小窗幽记》中所描述的心随梦境到达情人身边,醒来之时心却留在情人那边的状况。古往今来,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离愁别恨,此时应该也都想过此恨犹向梦里圆吧?此时的文人墨客应该也都想过“诗言志,歌永言”吧?因此,我们一边慨叹“枕边梦去心亦去,醒后梦还心不还”,一边又有幸能读到历朝历代大量脍炙人口以梦为主题的诗歌佳作
:例如南北朝沈约《别范安成》:”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例如唐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唐金昌绪《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又例如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宋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再例如明钱宰《题李伯时仕女图》
:"梨花落月酒微酣,柳絮春云睡正堪。梦入长安归未得,觉来不信是江南。"还有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之二十七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之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