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窗幽记》选读之二十六(集情篇)

(2023-02-21 19:11:56)
分类: 读书札记

《小窗幽记》选读之二十六(集情篇)

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

情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关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君平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托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知己无押衙,同志无虞侯,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

【译文】有人说:“应当为情而死,却不当因情而生怨。有关于感情的事,原本就是可为对方而死,不当生怨心的。虽然这么说,但既然身在情中,又怎么忍心去死呢?然而,不死总不见情爱的深刻。韩君平的章之柳,崔护的人面桃花,发生在宫廷御沟的红叶题诗,以及因梧页夫妻再见的故事,都使后世有情的人欢息羡慕。这种羡慕小儿情景,或者写成文字记载下来,或者表现在歌曲咏叹当中。然而,既无能飞檐走壁的昆仑奴,又无身著黄衫的豪客,没有如古押衙一般的知己,又无像虞侯一般的同志,那么,即使以海棠作为誓约,终免不了要分离的命运。

【一得】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从王实甫对天下有情人这种美好愿望和祝福中,我们体味更多的是剧作家的无奈和愤懑。今天当读到《小窗幽记》“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 ,更会由衷感到,原来古代有情人终成眷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古而今,感情都是由心而发,跟一个人的品行修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它也是千变万化的;感情还有时效性,当时爱得死去活来,随着时间和一些事件的加入,有些慢慢的也会减退至枯竭。到了现在,受物欲横流的影响,有些人甚至都怀疑这世间到底还有没有纯粹的爱情,怀疑单纯的喜欢跟爱恋还能维持多久,一旦有其他的因素出现,例如谈婚论嫁时的嫁妆彩礼的多寡,双方是否门当户对等等,都考验着原本就脆弱的感情。而且随着思想的开放,经济的独立,现在的婚姻基本属于双向选择,使得有些感情轻易就能得到,也轻易就会失去,反正爱情已经安抚不了一些躁动的心了,人们开始更多的寻求感情以外的刺激,从而使婚变和离婚几率上升。等等。还有一部分人,已经不把爱情当成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事了,为了自己想要的舒适生活,觉得一个人挺好。那么美好的感情、严肃的婚姻,真的就要只存在于诗歌和歌曲影视作品里了吗?很值得人们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