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一0
(2023-01-25 07:48:14)分类: 读书札记 |
《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一0
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译文】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原野中得到乐趣。好在口头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完全忘却。
【一得】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处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也在急速变化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不禁要喟叹,现今不仅做事难,做人更难。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就得先从如何做人开始。明白怎样做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待人接物才能通达合理。《小窗幽记》“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这则处世名言选择了“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和“好在口头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作类比,提醒告诫我们说话要心口一致,做事须名副其实。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表面和事实往往相去甚远。夸夸其谈山林之乐的人,每每以久处尘嚣中之人居多,而真正了解山林之趣的人,早已身处其境而不返了。好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多半形虽放下而心并未放下,口是而心非。如果本身已完全对名利不动心,自然能够不受名利的影响,何须在口头上一再表白宣示。现实生活中真的像钱钟书先生那样心口如一、终生淡泊名利的,真的是凤毛麟角。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1991年11月,钱钟书80华诞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前一篇:围炉夜话9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精典之第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