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集醒篇》选读(1)

分类: 读书札记 |
集醒篇
一、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译文]】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朝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
【一得】在我国的历史中,酒文化源远流长,更是各朝各代诗人们绝佳的创作选择。诗人们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得意还是失意,高朋满座还是独自一人,都可以与酒相伴,以酒入诗。因此,古往今来留下了无数与酒相关的诗。曹操的《短歌行》直抒胸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主要是在劝自己及其同道饮酒。唐代王翰《凉州词》,借劝酒表达了对出征士兵的支持和敬佩。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无疑是晚年借酒在思念故友。诗仙、酒仙李白更是无酒不成诗,有酒诗百篇。而他的饮酒、劝酒诗则到了另一层境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时,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诗作《将进酒》,则从开篇两个“君不见”写黄河东流、青丝成雪,感慨时间飞逝,到后面几乎句句不离酒。可以说李白这首诗,也是劝酒诗的巅峰了:开心了就喝酒,不开心了,喝酒消愁;富裕有富裕的喝法,拮据有拮据的喝法;万千珍宝比不上一壶美酒下肚,名声名利比不过喝酒后那种介于混沌和清醒之中的状态。诗人笔下的酒徒群体委实有点可爱!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将与酒相关的《醒》特意列为首卷,“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又为首卷之首篇。作者谆谆告诫:中山酒只能醉人千日,千日中不能自拔;欲望之酒可以醉人一生,一生之中不能自主。因此,世上有很多至死而不醒的人。作者为此大声疾呼:酒醉的人,只要给他喝下“醒酒汤”就能清醒,然而,在名利声色中沉醉的人,怎么能唤醒他呢?有什么样的清凉剂能唤醒心的迷醉?也许只有清醒人留下的清醒语吧!
在醉梦中做的都是纷乱的、幻影的事,只有醒来才能做一些真实的事。因此,“醒”是第一要务,一定要从“醉于朝庭官位”、“醉于民间财富”和“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中清醒过来,同“好名之人”、“好利之人”以及“豪富的人”诀别。惟有醒了,生命才可贵,天地宇宙才真实。诚哉斯言!
前一篇:读《围炉夜话》经典之第一则
后一篇:读《围炉夜话》经典之第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