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菜根谭》344@365

(2022-12-10 21:57:03)
标签:

365

分类: 读书札记
12月11日
《菜根谭》344
何处无妙境,何处无净土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泠然具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大意】人的心灵大半是从浮动处才失去纯真本性,假如任何杂念都不产生,只是自己静坐凝思,那一切念头都会随着天际白云消失,随着雨点的滴落心灵也会有被洗清的感觉,听到鸟语呢喃就像有一种喜悦的意境,看到花朵的飘落就会有一种开朗的心得。可见任何地方都有真正妙界,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机。
【一得】《菜根谭》此一智慧以“何处无妙境,何处无净土”两个设问句开头,结末以“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作答。也就是说,任何地方都有真正的妙界,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机。在洪应明看来,心性往往是因为容易浮动才失去纯真本性。如果能一点妄念也不产生,心灵明澈地静坐凝思,让一切念头随着飘动的云朵一起消逝在天边,就着清凉的雨滴洗净心中的尘埃,从雀跃的鸟鸣声中领会自然的奥妙,随落花缤纷潇洒自得。那么何处不是人间的仙境?何处不体现人生的真谛呢?可问题在于,我们常常习惯于只用眼去“看”,而不懂得用心去“观”;而且更多着眼于外在,所以心浮气躁、元神耗散。如果能够将向外的企望收束回来,更多关注内在,学会“内观”,就会收敛元神,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就会更加清醒和觉知。这个途径,就是“静坐”“凝思”。静坐,就是帮我们放下对外在世界的攀缘,回到对内在生命的觉察上。我们不再依赖外在的得失来确定“自我”的意义,让心灵升起觉知和超脱的力量,不被外境所干扰,保持在清澈、宁静、安详的生命体验中,体验“澄然”——澄净清澈、“泠然”——了了分明、“欣然”——平和喜乐、“潇然”——洒脱自在的境界和真趣。“凝思”,就可以和白云一起漂游天边,就可以伴着雨滴洗净心中尘埃,就可以体会鸟语呢喃的奥妙,就可以享受落英缤纷的自得。总之,天上日月星辰,地上花鸟鱼虫,无不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处处充满玄机,处处皆是真境,如若你体会不到,便是你的心没有和宇宙自然同频共振...  借自然之美景调剂身心,暂时忘却繁忙劳碌中的紧张与争斗,把人间事看淡看开,这是自古以来人们调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你看,出猎的苏轼,意气多么昂扬,心情多么舒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同样,流连于诗书图画之中,久而久之,也会心胸开阔,眼界高远。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劳碌操心,终日奔忙,倘若能劳逸结合,回到自然中去调剂一下身心,取得很佳效果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